搜索
首页 作者

《安溪》

岸草绵绵一叶舟,野烟开尽水光浮。
寺连野竹微茫见,溪出寒山自在流。
愁里诗情随浩渺,鸟边春梦入钩辀。
泉嘶石鼎新茶熟,且为山僧更少留。
作品赏析
这首诗《岸草绵绵一叶舟,野烟开尽水光浮》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首联“岸草绵绵一叶舟,野烟开尽水光浮”,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河岸边绵延的草色和一叶扁舟在野烟散尽的水面上轻轻漂浮的景象。通过“绵绵”和“浮”这两个形容词和动词,诗人生动地描绘了草的连绵不断和水的轻盈流动,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 颔联“寺连野竹微茫见,溪出寒山自在流”,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景色,远处的寺庙隐约可见野竹,溪流从寒山中流出,自由自在地流淌。这一联通过“微茫”和“自在流”这两个形容词和动词,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色的朦胧美和溪流的自由自在,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颈联“愁里诗情随浩渺,鸟边春梦入钩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在愁绪中,诗人的诗情随着浩渺的景色而起伏,仿佛进入了春天的梦境中。这一联通过“浩渺”和“春梦”这两个形容词和名词,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的起伏不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泉嘶石鼎新茶熟,且为山僧更少留”,诗人表达了自己暂时停留下来品茶的愿望。泉水嘶鸣的声音中,石鼎里新茶已经煮好,诗人希望能够为山中的僧人留下更短的时间来品尝新茶。这一联通过“泉嘶”和“新茶”这两个名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上一首
《墨竹》
相关诗词
  • 1
    [明]
    可怪新安水,舟从石上行。
    不风秋暮冷,无月夜深明。
    古本何年偃,危湍几处惊。
    千寻犹见底,曾数越江清。
  • 2
    [明]
    海舟名普慈,吴郡海虞钱氏子。
    世业儒,出家破山寺。
    往参邓尉山万峰和尚,付以法偈,遂结庐太湖西洞庭山。
    三十年不过湖。
    闻虚白旵公在安溪东明说法,亲承万峰祖印,遂往叩。
    旬日大悟,遂居东明演法,为万峰法嗣。
    景泰元年,示寂,全身塔在东明左侧。
    有《颂古诗》行世。
  • 3
    [宋]
    昏昏默默嗟衰朽,白白红红忆盛强。
    自古人惟称单父,至今我尚爱桐乡。
    刈时留取葵根在,拔处无令薤本伤。
    邑有澹台辈流否,不妨迎致向琴堂。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