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泉上雨后作》

风雨荡繁暑,雷息佳霁初。
众峰带云雨,清气入我庐。
飒飒凉飙来,临窥惬所图。
绿萝长新蔓,褭褭垂坐隅。
流水复檐下,丹砂发清渠。
养葛为我衣,种芋为我蔬。
谁是畹与畦,瀰漫连野芜。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地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首句“风雨荡繁暑,雷息佳霁初”,描绘了风雨过后,暑热消散,雷声消失,天气转好的景象。这两句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即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欣赏。 “众峰带云雨,清气入我庐”,通过描绘山峰云雨的景象,表现出山间的清新气息渗入诗人住所的情景。这里的“带云雨”和“清气”都给人以清新、凉爽之感,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喜爱。 “飒飒凉飙来,临窥惬所图”一句,描绘了凉风带来的舒适感觉,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满足和欣慰之情。 “绿萝长新蔓,褭褭垂坐隅”则是对住所内部环境的描绘,绿萝长出新蔓,垂下来点缀着坐凳,进一步营造出舒适、惬意的氛围。 “流水复檐下,丹砂发清渠”则是对住所外部环境的描绘,流水从屋檐下流过,渠水清澈见底,这些自然美景进一步增加了环境的舒适感和美感。 最后,“养葛为我衣,种芋为我蔬。谁是畹与畦,弥漫连野芜”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在这里,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养葛、种芋等农事活动,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亲近之情。同时,与前文中的“弥漫连野芜”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清新、自然、无拘无束的特点的赞赏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泉上雨后作》是唐朝诗人元季川所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自然环境的启发:诗人通过对雨后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雨后的清泉、绿树、山花等景象,给了诗人创作的灵感。 2. 隐居生活的体验:元季川在唐代隐居山林,过着清幽的生活。他对山林的景物和气候变化十分敏感,雨后的景色触动了他的心灵,从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3. 对大自然的敬畏: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综上所述,《泉上雨后作》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自然环境、隐居生活的体验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
相关诗词
  • 1
    [元]
    买陂塘旋栽杨柳,参知圭沼机务。
    石渠**鸣西北,不用九天瓢雨。
    鱼在渚。
    又戏藻翻荷,绕遍方圆屿。
    鱼如解语。
    道惠子忘言,庄周忘家,岂识水中趣。
    寒泉上,云影天光如许。
    高谈曾会朱吕。
    此中尽有源头水,添我感怀新句。
    姑却醑。
    便合着叶嘉,百世云初谱。
    心源汲古。
    任眢井无波,方塘好在,余润及蔬圃。
  • 2
    [宋]
    石上泉流泉上石,泉之寒冽石坚贞。
    补天到海何须论,且慰往来行路人。
  • 3
    [宋]
    我生不是先,偶与前辈隔,古人犹爱水,况此千丈碧。
    孤圆本然明,万象纷如绎。
    行吟鬼破胆,坐钓风生腋。
    疏梅逞晨妆,漏月印金璧。
    奇峰列云影,平桥涨春泽。
    四时如劈剪,一照成虚射。
    缅想亭中人,屡憩泉上石。
    心空见了了,起觅已他适。
    吾诗复何言,镜镜如痕迹。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