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人归山》

相逢唯道在,谁不共知贫。
归路分残雨,停舟别故人。
霜明松岭晓,花暗竹房春。
亦有栖闲意,何年可寄身。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相逢时的喜悦,以及即将分别时的感伤。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首联“相逢唯道在,谁不共知贫”,直接表达了作者与朋友相逢时的喜悦之情。这里“唯道在”的“在”字,含义丰富,既指彼此之间的友情,也指相互之间的理解与支持。而“谁不共知贫”则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即使身处贫困,也能相互扶持,共同走过艰难岁月。 颔联“归路分残雨,停舟别故人”,描述了分别前的情景。诗人与朋友在归途中分开时,雨还没有停歇。他们停下船只,挥手告别。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了分别的悲凉与不舍,但同时也传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彼此珍视的情谊。 颈联“霜明松岭晓,花暗竹房春”,描绘了友人居住的环境和自然景色。松岭晓色、花暗竹房,这既是友人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这里的“晓”和“春”不仅表达了时间的变化,也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亦有栖闲意,何年可寄身”,表达了作者对与友人共享悠闲生活的向往。虽然分别在即,但作者心中仍有归隐山林、与友人共享闲适生活的愿望。这种愿望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手法,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追求自由生活的渴望,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根据现有的资料,暂时没有找到与《送人归山》创作背景相关的信息。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归山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诗人反衬出友人的离去,进一步突出了离别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归山的路途艰险,表现了友人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以上仅是我对这首诗的理解,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根据更多的历史资料和文化背景进行探究。
相关诗词
  • 1
    [唐]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 2
    [明]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
    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
  • 3
    [唐]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石召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