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诏程文阅四旬,纷来万卷日横陈。 怜渠灯火勤三岁,恼我帘帷度一春。 胜日莺花辜乐事,它年桃李识何人。 遥知吏部寻春偏,红紫芳菲得句新。 |
|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文人接受皇帝的命令,在一段特定的时间里阅读大量书籍的故事。诗中表达了作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以及他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时间的感慨。 首句“奉诏程文阅四旬,纷来万卷日横陈。”描绘了作者接受皇帝命令,开始大量阅读的过程。四旬的时间里,大量的书籍纷纷呈现出来,象征着作者在知识海洋中的探索。 “怜渠灯火勤三岁,恼我帘帷度一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投入。他怜惜自己三年的宝贵时间,用在这灯火勤读上,同时也为自己的忙碌和投入感到烦恼。 “胜日莺花辜乐事,它年桃李识何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矛盾心理。他既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又觉得辜负了胜日莺花的美景。同时,他也对书籍中的知识是否能被他人记住感到迷茫。 “遥知吏部寻春偏,红紫芳菲得句新。”最后两句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他想象自己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成为吏部官员后,再次寻找春天的美景时,那些在读书过程中获得的新的知识和感悟,将会为他带来新的诗句和灵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投入,对时间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