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聚景园宴集》

晚排阊阖披云雾,身蹑仙踪游禁宇。
始知天上自清凉,不信人间有炎暑。
庭前青松笙竽声,望处红蕖锦绣云。
月卿领客意缱绻,冰盘照坐光缤纷。
薰堂尽地蒲葵扇,瑶阶细展桃枝簟。
加笾新采波上菱,如珠更剥盘中芡。
老罢惭地翰墨功,臭味喜入芝兰丛。
二妙不偕阿凤至,四老但许商山同。
明当入直须随仗,夕阳未下催归桨。
重城街鼓已冬冬。
举头桂魄层霄上。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天宫仙境的奇妙体验,以及天上清凉与人间炎暑的对比。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晚排阊阖披云雾,身蹑仙踪游禁宇。”描绘了天宫大门的壮丽景象,诗人披着云雾,追随仙人的足迹游览天宫。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世界。 接着,“始知天上自清凉,不信人间有炎暑。”诗人通过对比天上的清凉与人间的炎热,进一步突显了仙境的神秘和美妙。 “庭前青松笙竽声,望处红蕖锦绣云。”这两句描绘了天宫的环境,青松与笙竽声相映成趣,红蕖与锦绣云相映生辉,一派祥和、美丽的景象。 “月卿领客意缱绻,冰盘照坐光缤纷。”月卿主人热情招待客人,冰盘照亮了整个宴席,表现出仙境的热情与繁华。 然后,“薰堂尽地蒲葵扇,瑶阶细展桃枝簟。”这两句描绘了天宫的生活场景,蒲葵扇和桃枝簟展现了仙境的舒适与宁静。 “加笾新采波上菱,如珠更剥盘中芡。”诗人描绘了天宫的美食,新鲜的菱角和如珠般的芡实,进一步展现了仙境的富饶与美好。 “老罢惭地翰墨功,臭味喜入芝兰丛。”诗人自谦自己的文才不足以描绘这样的美景,但喜欢与芝兰丛中的香气相伴。 “二妙不偕阿凤至,四老但许商山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境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人间生活的留恋。 最后,“明当入直须随仗,夕阳未下催归桨。重城街鼓已冬冬。举头桂魄层霄上。”诗人表达了对仙境游览的结束和回归人间的现实,同时也展现了对仙境美景的留恋和怀念。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世界,同时也通过对比天上的清凉与人间的炎热,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美景的向往和怀念。
创作背景
《聚景园宴集》是宋朝诗人任希夷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聚景园有关,聚景园是宋代皇家园林,位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是皇室贵族举行宴会、游乐的场所。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很可能是一次在聚景园举行的宴集活动,诗人通过诗歌描绘了园林的美景和宴会的欢乐气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上一首
《即事》
下一首
《偶成》
相关诗词
  • 1
    [宋]
    冷泉堂上湖山胜,聚景园中草木芳。
    万物欣欣供燕乐,自然祥暑变清凉。
  • 2
    [宋]
    光尧与寿星,昔得屡游幸。
    缛川骑服鲜,藻野宫妆靓。
    春池冰鉴开,笑对惊鸿影。
    不见两河閒,父老久延颈。
    仰望鸾旂回,呼跸牟尼顶。
  • 3
    [宋]
    身在长安梦故山,故山未去且长安。
    落红满地莫教扫,新绿隔墙聊借看。
    竹叶劝人行乐事,榴花为我遣春寒。
    赐休又得明朝睡,不问三竿与两竿。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