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百舌》

百舌鸣高树,弄音无常则。
借问声何烦,末俗不尚默。
第一百零七卷
作品赏析
这首诗《百舌鸣高树,弄音无常则。借问声何烦,末俗不尚默。
第一百零七卷》是一首描绘自然声音和表达对世俗不满的诗。这首诗的特点在于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欣赏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首先,诗中提到了“百舌鸣高树,弄音无常则”。这是对自然声音的描绘,尤其是鸟儿在高树上鸣叫的声音,这种声音变化无常,富有韵律,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热爱和欣赏。 接着,“借问声何烦”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人们的叫声如此烦扰?这可能是在暗示人们的声音过于嘈杂和喧闹,与自然的和谐之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末俗不尚默”一句,则是对世俗生活的批评。这里的“末俗”可以理解为社会的普遍风气或习俗,诗人可能是在批评世俗生活中人们过于追求名利、喧嚣和浮躁,而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声音和表达对世俗不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的追求,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这种追求和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批判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诗词
  • 1
    [现代]
    林卧逃喧厌鸟鸣,笙竽绝耳瑟无声。
    黄鹂百舌俱听遍,更有昏鸦噪晚晴。
  • 2
    [明]
    万壑千山到此宽,边城极目望长安。
    平生自许捐躯易,遥制从来报国难。
    尚有二毛惊岁变,偶闻百舌送春寒。
    庙堂只恐开边衅,疏草空教午夜看。
  • 3
    [南北朝]
    花坞蝶双飞。
    柳堤鸟百舌。
    不见佳人来。
    徒劳心断绝。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