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韦羌山式公绿筠庵诗》

道人栖碧山,云居在空曲。
十年海潮音,利物缘已熟。
更寻妙高顶,超然具幽筑。
古林插空青,寒筠抱岩绿。
时携贝叶书,步入深林读。
云衣冷萧条,静对含烟玉。
客来境非喧,客去境自足。
宵眠获禅虎,昼引衔花鹿。
庵中三昧语,药我贪瞋毒。
何当脱双凫,藜杖追高躅。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通过描绘道士在碧山云居的幽静生活,表达了对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的赞赏。 首句“道人栖碧山,云居在空曲”,描绘了道士居住在碧山,云雾缭绕的山谷之中,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接下来的“十年海潮音,利物缘已熟”则表达了道士十年如一日地倾听海潮的声音,为世人利益而努力的精神。 接下来,“更寻妙高顶,超然具幽筑”两句,描绘了道士寻访更高更幽静的山顶,建造一个幽静的住所,更加体现了道士淡泊名利、追求清净的精神境界。 “古林插空青,寒筠抱岩绿”两句,描绘了山中古林青翠、岩石间寒筠挺立的美丽景象,为整个环境增添了一份清幽之美。 “时携贝叶书,步入深林读”两句,描绘了道士经常携带佛经贝叶书,在幽静的环境中阅读,更加体现了道士的虔诚和淡泊名利的精神。 “云衣冷萧条,静对含烟玉”两句,描绘了道士身穿冷清的衣服,面对着烟雾缭绕的山林,更加体现了道士的清净无为、超然物外的心境。 “客来境非喧,客去境自足”两句,表达了道士对待客人的态度,即不刻意迎合、不刻意表现,以清净无为的态度来对待客人,体现了道士的超然物外、不慕名利的品格。 最后,“宵眠获禅虎,昼引衔花鹿。庵中三昧语,药我贪瞋毒。何当脱双凫,藜杖追高躅。”这几句描绘了道士在庵中的生活状态,以及道士用佛法来治疗自己的贪瞋之毒。最后两句表达了道士希望像那些飞凫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道士高尚品格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描绘道士在碧山云居的幽静生活,表达了对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同时也体现了道士的虔诚、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品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创作背景
《韦羌山式公绿筠庵诗》是宋朝诗人郭三益的诗作。其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作者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感悟等。郭三益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艺术昌盛的时代。同时,他可能也对竹子有着特别的喜爱或感悟,因此创作了这首与绿竹有关的诗。 但是,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参考更多的历史文献和诗歌解读,我建议您查阅相关的诗歌鉴赏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元]
    幕府深严午漏迟,簟文帘影碧参差。
    总传白马陈从事,每念青袍杜拾遗。
    大地风尘忧未解,扁舟江海去无期。
    凉天雁叫芙蓉发,许奏军中鼓吹辞。
  • 2
    [宋]
    五狱三光,孕秀精神,时生俊髦。
    看出匣锋芒,备施盘错,济川力量,历试风涛。
    直卷经纶,十徵不就,争羡先生出处高。
    徜徉处,有晋公绿野,陶令东皋。
    精神翰墨游遨。
    无一点风霜上鬓毛。
    不访蓬莱,遍搜仙药,不登阆苑,三摘蟠桃。
    洒洒丰姿,棱棱标致,长对梅花雪里梢。
    青如许,与老松苍竹,定岁寒交。
  • 3
    [宋]
    天工谬巧,恁平地、推出崚嶒岩壁。
    虎跃龙骧飞凤翥,疑道补天馀石。
    洞壑穿云,来今往古,知是谁开辟。
    千年兰若,林峦隐映金碧。
    我兴邱壑尤长,朅来此境,惯蹑登山屐。
    适意人生随处好,何必岘南阳峄。
    谢傅东山,裴公绿野,俯仰俱陈迹。
    何如轻举,廓寥云外横笛。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