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虎丘》

尽日凭高步台阁,意气飘然摆羁缚。
灵踪绝迹万千状,群玉排青插寥廓。
点头巨石势欲动,突立试剑峭如削。
剑池在岭不惮浚,造化神工巧镌凿。
寒湫耿耿浸云根,大旱烧云源不涸。
跳珠喷激莹无痕,百斛珠玑缀疏箔。
丹青妙手画不到,一点尘埃无处著。
僧居占尽佳山景,楼殿高低半丹雘。
午斋寂寂山风幽,续断风摇四檐铎。
始疑东海转鳌背,蓬莱弱流在西角。
千岩万壑看不厌,自谓它山尽糟粕。
我来因作神仙尉,得舍尘寰少盘礴。
不因仙客为先容,争得看山这一脚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登山览胜的诗。诗人在高楼上漫无目的地走动,感受到身心轻快,束缚被挣脱的感觉,想象山中有各种神奇的景象。他想象着巨石会动,试剑石如剑削,湫潭冷沁如云根,在旱天也能保持水源,水珠跳跃如莹无痕,如百斛珠玑点缀着稀疏的帘子。他赞叹着画师的技艺无法描绘出这些美景,而尘埃也无法触及。 他想象着僧人占有着这佳山美景,楼殿高低错落有致。午斋时分,山风幽静,风摇动檐角的铃铎。他开始怀疑东海转鳌背的传说,认为千岩万壑的美景是自己以前所看到的其他山峰无法比拟的。 他来到这里担任神仙尉,认为摆脱尘世烦恼是一种解脱。如果不通过仙客的引荐,他可能无法欣赏这样的山景。整首诗洋溢着诗人的豪情和想象力,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豪迈和激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表现出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游虎丘》是宋朝诗人杨颐创作的一首诗。虎丘,位于江苏苏州,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杨颐在游览虎丘时,被其美景所吸引,遂创作了此诗。 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杨颐个人的生活经历、对自然风光的感悟,以及对古文化的热爱等。然而,由于历史记载有限,我们无法了解杨颐创作《游虎丘》时的具体背景和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杨颐对虎丘美景的赞美和感慨,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抒发,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
相关诗词
杨颐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