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湘江秋夕》

岳麓长云合,湘江暮蔼收。
鸿鸣沙渚夜,叶脱洞庭秋。
霜竹千丛密,风弦一曲愁。
独醒人不见,西岸水悠悠。
作品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岳麓山、湘江秋色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高洁、清幽的境界。首联“岳麓长云合,湘江暮蔼收”,以“长云合”和“暮蔼收”描绘了岳麓山、湘江秋日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岳麓”在湖南,自古就是游览胜地。“长云合”写出山峰入云之高,“暮蔼收”写出天色向晚时的宁静。“长云”、“暮蔼”给全诗笼上了一层宁静、清幽的气氛。 颔联“鸿鸣沙渚夜,叶脱洞庭秋”,颈联“霜竹千丛密,风弦一曲愁”,继续对秋色进行具体的描绘。通过“沙渚夜”、“洞庭秋”等词句,我们仿佛看到了秋天的夜晚,一只大雁从沙洲中鸣叫着掠过,树叶在洞庭湖的秋风中一片片的落下,这画面充满了秋天的肃杀之气。颈联则更进一步,通过描写“千丛霜竹”和“一曲风弦”,表达了一种哀愁的情绪。诗人借景抒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景色之中,使景更具情感色彩。 尾联“独醒人不见,西岸水悠悠”,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诗人以“独醒人”自喻,表达了自己高洁、孤傲的品质。而“西岸水悠悠”则以湖水的宁静来衬托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秋色、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高洁、清幽的品质和情感。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奈的感慨,使整首诗更具深度和内涵。
创作背景
《湘江秋夕》是宋朝诗人郑蒨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湘江秋夜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由于历史记载有限,我们无法确定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具体背景和心境。然而,可以想象诗人在湘江秋夜的美景中感受到了宁静、凄美与孤寂,于是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相关诗词
  • 1
    [现代]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2
    [唐]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 3
    [唐]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
郑蒨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