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与道侣同于水陆寺会宿》

论道穷心少有朋,此时清话昔年曾。
柿凋红叶铺寒井,鹄坠霜毛著定僧。
风递远声秋涧水,竹穿深色夜房灯。
出门尽是劳生者,只此长闲几个能。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人感叹“论道穷心少有朋”,他指出世间的许多讨论和探索往往不能穷尽心中的疑惑,很少有知己能够真正理解他。这样的感慨既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也表现出他对世间真理的执着追求。 “此时清话昔年曾”一句,诗人回忆起过去曾经有过的一些清谈和交流,这些交流可能发生在他的朋友之间,也可能发生在他的僧侣或隐士之间。这种清谈让他感到心旷神怡,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柿凋红叶铺寒井,鹄坠霜毛著定僧。”诗人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柿子凋零了,红叶铺满了寒井,鹄鸟坠落了霜毛,定住了僧人。这样的景象充满了秋天的萧瑟和寂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 “风递远声秋涧水,竹穿深色夜房灯。”这两句诗描绘了更为生动的景象,风在秋涧中传递着声音,竹子在夜色中穿过深色的房屋,点亮了灯光。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诗人的心境悠然自得,超脱于尘世之外。 最后,“出门尽是劳生者,只此长闲几个能。”诗人指出世上的许多人都是劳累的生活着,而能够真正得到闲暇的人又是寥寥无几。这种对比让诗人更加向往那种闲暇的生活,也更加坚定了他追求禅意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淡泊,也表达了对劳生者的同情和对闲暇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创作背景
《与道侣同于水陆寺会宿》这首诗的作者子兰,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创作背景可以从诗题和诗歌内容来推断。诗题中的“与道侣同于水陆寺会宿”表明诗人和道友一同在水陆寺过夜。水陆寺可能是他们进行宗教交流或修行的地方。 对于该诗的具体创作背景,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子兰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子兰可能因某种原因与道友一同在寺庙过夜,这首诗可能是他当时心境和体验的表达。然而,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我们无法确定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如果您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感兴趣,建议您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以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相关诗词
  • 1
    [明]
    水陆行兼旬,招摇月如醉。
    筋弛遂莫支,神痴但思睡。
    若非游名山,曷以豁幽闭。
    泾川名汉县,宝胜标唐寺。
    一往情已坚,百阏思转炽。
    大川阻鸿溟,怒涛写滂濞。
    仿佛号夫诸,昏蒙舞魑魅。
    小舟劣容坐,大险曾不避。
    中流震撼数,性命毫发计。
    敛股不容摇,屏息恒独惴。
    良久幸登陆,寸步怀千畏。
    盘回行陇畦,迷眩失沟遂。
    啮趾嵌剑石,衣冠排戟蔌。
    身入青玉林,一白点群翠。
    道过桓彝祠,古柏撑幽邃。
    青红闪败壁,神鬼错飞旞。

  • 2
    [明]
    陈思王植赠友往祚颓已久,大业缅方新。
    仰视圣皇德,承胤为我亲。
    暇日荷休明,高馆集众宾。
    中厨列庖馔,水陆备鲜鳞。
    凉风起天末,皓月照秋旻。
    感此四海士,无言越与秦。
    共生盛明世,矫矫如凤麟。
    芳茵吐华烛,气蒸为烟云。
    酒行不停觞,循转犹车轮。
    挥毫赋诗篇,影落响必臻。
    泛泛邺河水,同为藩翰臣。
    忝承宗社寄,金圭积我身。
    管弦娱耳目,佳人世所珍。
    常恐远志促,有怀不及伸。
    愿同慷慨士,居处得依仁。
    庶以展节义,岁晏奉
  • 3
    [明]
    五载前曾说此游,问程结伴几春秋。
    艰难水陆千余里,大小关梁六易舟。
    畏路刺船频裸体,乘流开柁缓梳头。
    顺风一日行三日,莫待依滩怨石尤。
    ¤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