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张霖溪》

漫向潭源晦此身,自嗟无地可投明。
栽培劲节依崖翠,采撷香芹绕涧清。
避乱遣怀聊圃治,论交且喜傍山行。
何时并辔临溪上,静听飞泉万壑声。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避乱时山中生活的七言律诗,通过对山中景色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首联“漫向潭源晦此身,自嗟无地可投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像漂向潭源的落叶一样无依无靠,感叹无处可以投奔光明。这里的“潭源”象征着诗人所处的乱世环境,“晦”则暗示了黑暗和迷茫。而“无地可投明”则表达了诗人无处寻求庇护的无奈和悲凉。 颔联“栽培劲节依崖翠,采撷香芹绕涧清”,描绘了山中树木坚韧挺拔,枝叶翠绿,香气弥漫,清澈的涧水边有幽兰芳草的景象。诗人用“栽培”和“劲节”比喻山中的树木和花草,表现了对山中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敬仰。同时,“采撷香芹绕涧清”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清幽之地的喜爱之情。 颈联“避乱遣怀聊圃治,论交且喜傍山行”,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避乱的心情,如同在园中种植一样,暂时寄托情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与山中朋友交往的喜悦之情,愿意在山中行走,亲近自然。 尾联“何时并辔临溪上,静听飞泉万壑声”,诗人表达了与朋友何时能够一同骑马来到溪边,静静地聆听万壑飞泉的声音的愿望。这里既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是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色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身处乱世,无依无靠的无奈和悲凉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寄张霖溪》是宋朝诗人蒋芸的一首诗,具体的创作背景并不明确。然而,从诗题来看,可以推测这是一首寄给友人张霖溪的诗。古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关怀和生活的感悟,因此这首诗很可能是蒋芸为了表达对张霖溪的思念或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而创作的。要了解更确切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或诗歌注解。
相关诗词
  • 1
    [唐]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 2
    [唐]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3
    [唐]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