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理分明见中偏,何时讲习到同然。 寄书好与随庵道,千里元来共一天。 |
| 这首诗是关于理学的思考和探讨,表达了对于理学的理解和实践的重要性。 首句“此理分明见中偏”,表达了理学的明确性和特殊性,即理学所阐述的道理是独特的,不同于其他学说。这里的“理”可以理解为一种普遍的真理,或者是一种哲学观念,即认为世界是由某种超越个体经验的、超越物质的东西所支配的。 “何时讲习到同然”,表达了对于理学的实践和讨论的重视。这里的“讲习”可以理解为对理学的讨论和研究,而“同然”则表达了对于这种讨论的共识和认同。这表明,诗人认为只有通过深入的讨论和研究,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理学。 “寄书好与随庵道,千里元来共一天”,表达了对于理学的共同理解和实践的期望。这里的“随庵”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同道,他们有着共同的理念和实践,而“千里元来共一天”则表达了这种共同理解和实践的重要性,无论距离有多远,都应该共享这一理念和实践。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理学的深刻理解和实践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同道和朋友们的期望和鼓励。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理学的热爱和追求,也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