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谒金门·何处所》

何处所。
门外冷云堆浦。
竹里江梅寒未吐。
茅屋疏疏雨。
谁遣愁来如许。
小立野塘官渡。
手种凌霄今在否。
柳浪迷烟渚。
作品赏析
这首词所表现的是一幅寒江雨雪图。江天之间,到处是一片“冷”意。这是以“冷”为烘托,显出情人的情感热烈,更是以“冷”来突出一种孤寂凄冷的环境气氛,形象地烘托出抒情主人公内心的凄苦。“竹里江梅寒未吐”,这是进一步用寒梅来衬托环境的冷。梅花绽开,正是春暖花开之时,而这里却说“寒未吐”,则江天雨雪,梅花自然也就不肯轻易吐蕊了。这样写,正是为了下文“何处所”的提问作铺垫。 “茅屋疏疏雨”,是上文“冷”字、“寒”字的进一步补充说明。“茅屋疏疏”,是形容其简陋,而“疏疏”二字又时作一顿,似有无奈的意思。“谁遣愁来如许”,这是发问。意思是:这样的寒冬,这样的茅屋,本来是很苦的,再加上这么多的愁绪,不是要愁上加愁吗?这就逼出了结尾数句:他冒着风雨雪迎着暮色到郊野的小塘边去探望亲人,那里是他亲手种下的凌霄花,而今是否还在呢?可是野外有沙沙的雨声和濛濛的烟水,迷蒙的柳林把沙洲上的小洲遮盖得严严实实。凌霄花在哪里?真是叫人看不真切!这一结尾,情景交融,在写景中含蓄地表达了人物的心情。 这首词的景物描写是十分恰切的。词人以“冷”字统摄全篇,不仅写出了时节之冷而且烘托出一种孤寂凄冷的环境气氛;又写了梅雨、江雪、茅屋、凌霄等意象,不但衬托出诗人的闲淡、孤寂的心情,而且透露出一种高洁的志趣。凌霄花是题目的关目之处,它不但象征着主人公的高洁操守,而且表现出一种依附而不攀附的品格。全词笔调明秀而清新,写景抒情皆颇具情韵。尤其是结尾之妙境,更是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谒金门·何处所》是宋代诗人苏庠创作的一首词。对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是,可以通过对词的内容和风格的分析,以及一些历史背景的考虑,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 首先,从词的内容来看,它描写了作者寻访美人不遇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苦闷。这种情感表达可能与作者当时的个人经历或心境有关。 其次,从历史背景来看,宋代是一个动荡的时期,战争频繁,社会不稳定。这种时代背景可能对作者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词中流露出一种迷茫、苦闷的情绪。 综上所述,虽然无法确定《谒金门·何处所》的具体创作背景,但可以推测它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
相关诗词
  • 1
    [宋]
    陇上带经人,金门齿谏臣。
    雷霆日有犯,始可报君亲。
  • 2
    [唐]
    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
    朅来青绮外,高在翠微先。
    双凤蹇为阙,群龙俨若仙。
    还知到玄圃,更是谒甘泉。
    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
    诡容纷入望,霁色宛成妍。
    东极华阴践,西弥嶓冢连。
    奔峰出岭外,瀑水落云边。
    汉帝宫将苑,商君陌与阡。
    林华铺近甸,烟霭绕晴川。
    既庶仁斯及,分忧政已宣。
    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
    济济金门步,洋洋玉树篇。
    徒歌虽有属,清越岂同年。
  • 3
    [唐]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
    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
    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
    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憨,非如宁武愚。
    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