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南岩》

昔年此地属龙门,两壁崖崖禹凿痕。
泉堕半空翻作雨,天藏一窍狭于村。
萝烟尚瘗仙人骨,矶月应招钓客魂。
岩下住僧多白首,不闻尘世似桃源。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昔年此地属龙门,两壁崖崖禹凿痕。泉堕半空翻作雨,天藏一窍狭于村。》是一首对龙门山水的生动描绘,通过对山水的细腻观察和感受,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感。 首联“昔年此地属龙门,两壁崖崖禹凿痕。”描绘了龙门山水的古老和独特,仿佛是大禹开凿的痕迹,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龙门山水的神秘。 颔联“泉堕半空翻作雨,天藏一窍狭于村。”生动地描绘了龙门山水的自然景象,泉水从高处堕落,激起水花如雨,仿佛天地之间只有这一处窍口,比村子还要狭窄。这一联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龙门山水的自然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萝烟尚瘗仙人骨,矶月应招钓客魂。”则是对龙门山水的人文历史的描绘。诗人想象着在山中还埋藏着仙人的骨骸,月光下的矶石上应招来曾经的钓客的灵魂。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对龙门历史文化的向往和敬仰,也表达了他对龙门山水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尾联“岩下住僧多白首,不闻尘世似桃源。”再次表达了诗人对龙门山水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在山中居住的僧人多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里仿佛是一个远离尘世的桃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龙门山水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的厌倦。诗人通过对龙门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相关诗词
  • 1
    [宋]
    寒虫感秋气,非为游子吟。
    游子寂寞闻,自然动归心。
    归到南岩秋欲晚,山栗正肥山稼满。
    山中独坐看云时,还忆湖边旧吟伴。
  • 2
    [明]
    幽哉岩里居,戴石世所罕。
    源泉一勺多,香烟终日满。
    停杯岫云迟,解带松风缓。
    缘崖鹿豕踪,复与同人践。
  • 3
    [宋]
    七闽山秀江逾碧,俗知礼义亡奸慝。
    贼潮何事率淮民,拥众南来稍蚕食。
    椎埋却冢荒径里,醉饱呼天烂渔弋。
    孽驹蹑迹逞神怪,河海波腾云泼墨。
    门开启圣像双阙,台筑三清伴紫极。
    一朝春燕飞入宫,九龙帐底生荆棘。
    举宗屠肆血腥秽,骸骨无人坎坟域。
    群凶睨目暗招邀,起火狐鸣乘月黑。
    雪峰禅客汛遗种,物色漳川俄访得。
    芦黄苇白秋负多,俗话辛酸语还塞。
    易衣传入虎狼口,翻覆死生难可测。
    至今尚余下辇处,巧作妖言相诞惑。
    我曾亲到国师岩,父老颇能为记忆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