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国师南岩诗》

七闽山秀江逾碧,俗知礼义亡奸慝。
贼潮何事率淮民,拥众南来稍蚕食。
椎埋却冢荒径里,醉饱呼天烂渔弋。
孽驹蹑迹逞神怪,河海波腾云泼墨。
门开启圣像双阙,台筑三清伴紫极。
一朝春燕飞入宫,九龙帐底生荆棘。
举宗屠肆血腥秽,骸骨无人坎坟域。
群凶睨目暗招邀,起火狐鸣乘月黑。
雪峰禅客汛遗种,物色漳川俄访得。
芦黄苇白秋负多,俗话辛酸语还塞。
易衣传入虎狼口,翻覆死生难可测。
至今尚余下辇处,巧作妖言相诞惑。
我曾亲到国师岩,父老颇能为记忆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灾难与人民生活苦难的诗。诗人以七闽山秀、江碧起兴,反衬出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诗中描述了贼潮率领淮民南侵,屠杀无辜,荒径椎埋,渔弋醉饱,人民生活困苦,血流成河。同时,诗人也描绘了宗教圣地被毁,神圣的象征被荆棘所覆盖,表达了战争对信仰和文化的摧毁。 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宗教圣地的毁灭,表达了对信仰和文化的珍视和维护。 整首诗情感沉郁,意境深远,通过对战争和苦难的描绘,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安宁的生活,珍视信仰和文化。
创作背景
**《国师南岩诗》是宋朝诗人蔡如松的诗作,创作背景主要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蔡如松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经济文化繁荣,但政治环境动荡的时代。同时,蔡如松可能对佛教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这可能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具体到《国师南岩诗》,这首诗的创作可能与蔡如松对国师南岩这个地方的游览或居住经历有关,他对该地的自然景色、人文风情等有所感触,因此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此外,还可能与他与佛教人士的交往、对佛教义理的理解有关,这些都可能成为他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宋]
    寒虫感秋气,非为游子吟。
    游子寂寞闻,自然动归心。
    归到南岩秋欲晚,山栗正肥山稼满。
    山中独坐看云时,还忆湖边旧吟伴。
  • 2
    [明]
    幽哉岩里居,戴石世所罕。
    源泉一勺多,香烟终日满。
    停杯岫云迟,解带松风缓。
    缘崖鹿豕踪,复与同人践。
  • 3
    [宋]
    谁把长竿钓巨鱼,至今蹲石倚空虚。
    蜂房爱向山崖结,鸟迹疑从海岛居。
    入座翠岚生昼寂,夹川红树照春馀。
    任公此去三千载,为看芳碑一慨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