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徘徊沙苑夕,更喜驷星明。 杂虏犹遮塞,王师未筑城。 春田榛莽迹,夜枕鼓鼙声。 宛种虽神骏,何须慕汉京。 |
|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国家战事的关切,以及对战乱中人民生活的同情。 首联“徘徊沙苑夕,更喜驷星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沙苑(地名)夜晚的徘徊,更喜悦于天上的北斗星光明亮。这里寓含着对国家战事的关切和期待,希望战事能够顺利,像天上的北斗星一样指引着方向,走向胜利。 颔联“杂虏犹遮塞,王师未筑城”则表达了对战事的担忧和无奈。这里“杂虏”指的是敌军,“遮塞”意为阻挡、阻拦,表现出战事的艰难。而“王师未筑城”则表达了对于军队没有及时筑城的担忧,这可能意味着战事尚未完全胜利,还需要继续努力。 颈联“春田榛莽迹,夜枕鼓鼙声”则描绘了战地生活的艰辛和战鼓声给人们带来的忧虑。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在战乱中,田野荒芜,榛莽丛生,一片荒凉。夜深人静时,只能听到战鼓声回荡在耳畔,让人无法安眠。 尾联“宛种虽神骏,何须慕汉京”。这里“宛种”指的是宛地的人们,他们虽然有着骏马这样的神骏,但诗人认为这并不值得羡慕,因为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这里表达了对战乱中人民生活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地生活的艰辛和关切,表达了对国家战事的关切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