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自讽》

本是沧洲把钓人,无端三署接清尘。
从来不解长流涕,也渡湘漓作逐臣。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初授官题高冠草堂留别》,作者是唐朝诗人岑参。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任职之后,离开长安前往赴任的地方,在草堂与好友分别时所作。 首句“本是沧洲把钓人”中,诗人自比为原本在江湖垂钓、浪迹天涯的隐者,这反映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第二句“无端三署接清尘”则表达了诗人对突然任职的不解和无奈,这里的“无端”和“清尘”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改变的不适应。 第三句“从来不解长流涕”中的“长流涕”可能指的是屈原的故事,他因为国家衰败而痛哭流涕。诗人可能以此表达自己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无奈。第四句“也渡湘漓作逐臣”中的“逐臣”可能指的是被贬谪的屈原,诗人可能以此表达自己被朝廷任命为官员的无奈和悲愤,也可能表达了赴任途中的感慨和期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国家现状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无奈。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语言简练而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现状的关注,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相关诗词
  • 1
    [唐]
    千题万咏过三旬,忘食贪魔作瘦人。
    行处便吟君莫笑,就中诗病不任春。
  • 2
    [宋]
    侧身入穷阎,跼影守环堵。
    日高齿未嚼,风劲骭犹露。
    胡为迫冻饿,此道吾所素。
    出每驾鸡栖,归仍伏龙具。
    原生本非病,董子盖不遇。
    谁将斗升水,活此辙中鲋。
    不见裹粮人,欲死者亦屡。
    徒自讽诗书,区区立名誉。
  • 3
    [唐]
    世路升沉合自安,故人何必苦相干。
    涂穷始解东归去,莫过严光七里滩。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