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冰出吴江》

腊去三朝雪,春来十日冰。
棹鸣寒玉破,舟白浪花凝。
客梦天无际,人烟树几层。
吴江沙月暝,雁影落渔灯。
作品赏析
这首诗《腊去三朝雪,春来十日冰》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冬去春来,雪后初晴的江上景色。每一句都蕴含着深深的诗意,每一句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联“腊去三朝雪,春来十日冰。”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将冬天的雪和春天的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鲜明的画面。腊月过去三天,还有未融尽的积雪,而春天已经来临十天,江面上凝结着冰。这种对比展示了季节的转换,也暗示了环境的变迁。 “棹鸣寒玉破,舟白浪花凝。”这两句描绘了船桨在破冰时的声音,如同鸣玉一般清脆动听,而船在白浪花中行驶,浪花仿佛被凝结一般。这种细节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也增加了诗的韵味。 “客梦天无际,人烟树几层。”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梦见自己在无边无际的天涯,看见层层树影在村落的烟雾中隐现。这种描绘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迷茫,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最后,“吴江沙月暝,雁影落渔灯。”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月光洒在吴江沙滩上,大雁的影子落在渔船的灯火中。这种结尾既是对全诗的总结,又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以及江上的美丽景色。每一句都蕴含着深深的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中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迷茫,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这是一首富有情感和美感的诗,值得一读。
上一首
《月下》
相关诗词
  • 1
    [唐]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 2
    [宋]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3
    [宋]
    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
    古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不惟人间惜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上寒光流。
    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
    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避鱼龙忧。
    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触斗牛。
    景清境胜反不足,叹息此际无交游。
    心魂冷烈晓不寝,勉为此笔传中州。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