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去三朝雪,春来十日冰。
意思:腊去三朝雪,春来十日冰。
出自作者[明]王叔承的《冰出吴江》
全文赏析
这首诗《腊去三朝雪,春来十日冰》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冬去春来,雪后初晴的江上景色。每一句都蕴含着深深的诗意,每一句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联“腊去三朝雪,春来十日冰。”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将冬天的雪和春天的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鲜明的画面。腊月过去三天,还有未融尽的积雪,而春天已经来临十天,江面上凝结着冰。这种对比展示了季节的转换,也暗示了环境的变迁。
“棹鸣寒玉破,舟白浪花凝。”这两句描绘了船桨在破冰时的声音,如同鸣玉一般清脆动听,而船在白浪花中行驶,浪花仿佛被凝结一般。这种细节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也增加了诗的韵味。
“客梦天无际,人烟树几层。”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梦见自己在无边无际的天涯,看见层层树影在村落的烟雾中隐现。这种描绘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迷茫,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最后,“吴江沙月暝,雁影落渔灯。”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月光洒在吴江沙滩上,大雁的影子落在渔船的灯火中。这种结尾既是对全诗的总结,又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以及江上的美丽景色。每一句都蕴含着深深的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中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迷茫,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这是一首富有情感和美感的诗,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