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吴正仲观李廷珪墨》

赖召陈玄典籍传,肯教边腹擅便便。
竟夸削木真余事,却笑磨人得永年。
三友不居毛颖后,五车仍在褚生前。
祗愁公子从医说,火煅生分不直钱。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以文字游戏为特点的诗。 赖召陈在诗歌中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通过“玄典籍传”这一比喻,巧妙地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他以“边腹”比喻那些急功近利、只求速成的人,暗示他们不应垄断书法艺术的精髓。 接着,“肯教边腹擅便便”一句,他进一步强调书法艺术的传承性和统一性,不希望出现个人独占的现象。而“削木真余事”和“磨人得永年”的比喻则暗示了书法练习需要耐心和持久性,是一种非短期、非速成的艺术形式。 在“三友不居毛颖后,五车仍在褚生前”中,赖召陈通过对比毛笔、砚台和书籍等文房用品,强调了书法艺术的重要性,并指出褚遂良的书法成就仍然可以与古人并驾齐驱。 最后,“祗愁公子从医说,火煅生分不直钱”一句,他以“火煅”这一炼金术的象征,暗示了书法艺术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不会因为火炼而失去价值。 整首诗充满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急功近利、短视行为的批评。赖召陈通过文字游戏和巧妙的比喻,展示了他的书法造诣和对书法的独特理解。这种富有创造性的诗歌表达方式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创作背景
《和吴正仲观李廷珪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李廷珪的墨及宋代的文人文化有关。李廷珪是宋代的制墨名家,他的墨在当时非常著名,因此很多文人雅士都对其墨有着深厚的兴趣。庄绰和吴正仲观赏了李廷珪的墨后,深受启发,便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他们对李廷珪墨的赞赏之情。 在宋代,文人之间的诗词唱和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文化现象,他们通过诗词来表达彼此的情感和观点,进行思想交流。因此,《和吴正仲观李廷珪墨》这首诗也是庄绰与吴正仲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表达了他们对文人文化的热爱和对李廷珪墨的赞美。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细节。
下一首
《新月》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