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黄山送别图》

我家黄山隅,不识黄山面。
不自到黄山,见图如不见。
如何黄山客,又别黄山去。
落日晚烟昏,黄山在何处。
黄山有汤泉,可以洗涤尘世缘。
黄山有瑶草,可以饵之长不老。
黄山有神丹,得之可以超尘寰。
胡为别却黄山去,只把生绡写空翠。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流畅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热爱和眷恋。 首两句,“我家黄山隅,不识黄山面”,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向往和遗憾,因为家就在黄山旁边,却从未见过黄山真面目,这是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渴望。 “如何黄山客,又别黄山去”,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黄山的不舍,同时对黄山的魅力也充满了赞赏。 接下来的四句,“落日晚烟昏,黄山在何处。黄山有汤泉,可以洗涤尘世缘。黄山有瑶草,可以饵之长不老。黄山有神丹,得之可以超尘寰”,是对黄山的形象描绘,通过汤泉、瑶草、神丹等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黄山的神奇和魅力。 最后,“胡为别却黄山去,只把生绡画空翠”,作者用“只把生绡画空翠”来表达对黄山的眷恋和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黄山美景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以清新流畅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热爱和眷恋,同时也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黄山的神奇和魅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创作背景
《题黄山送别图》是宋朝诗人焦焕炎的一首诗,该诗描绘了黄山的美景以及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深情痛惜。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游览黄山:首先,焦焕炎可能亲自游览过黄山,被黄山的美景所深深打动,因此产生了创作的冲动。黄山的奇山秀水、云海松涛可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元素也可能在诗中有所体现。 2. 离别之情:其次,诗题中的“送别”二字表明这首诗创作的另一个背景可能是诗人与友人的离别。离别之际,诗人可能怀着依依不舍之情,将这份深情痛惜融入到诗歌的创作中。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游览黄山后,怀着对黄山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离别之痛,写下了这首深情绵邈的诗篇。
相关诗词
  • 1
    [唐]
    闻道上之回,诏跸下蓬莱。
    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
    黄山闻凤笛,清跸侍龙媒。
    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
    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
    汉畤光如月,秦祠听似雷。
    寂寂芸香阁,离思独悠哉。
  • 2
    [唐]
    闻道上之徊,招躁下蓬菜。
    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
    黄山浑凤笛,清晔侍龙媒。
    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
    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
    汉峙光如月,秦词听似雷。
    寂寂姜香厨,离思独悠哉。
  • 3
    [近代]
    我生暇日本无多,为爱名山作此游。
    凿石悬崖恰容足,攀登绝顶尽开怀。
    苍茫天壤四望阔,绰约奇峰一眼收。
    珍重大家健腰脚,终南华岳未全过。
焦焕炎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