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妙庭观》

石磴飞桥转古坛,钟声敲断水云寒。
道人不复夸盘鼎,自得心传养内丹。
风雨连山松竹鸣,宦途牢落若为情。
中宵嘹亮惊残梦,疑是云和重度声。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古坛的景象和其中的道人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石磴飞桥转古坛”,描绘了古坛的台阶上搭建的桥梁,随着古坛的弯曲而转动,展现出古坛的古老和神秘。石磴、飞桥、古坛,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古朴而神秘的画面。 “钟声敲断水云寒”,则以钟声打破了寂静的氛围,同时也传达出古坛的冷清和静谧。水云寒三个字既描绘了环境,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暗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道人不复夸盘鼎,自得心传养内丹”,这里道人形象的出现,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道人不复夸盘鼎,自得心传养内丹,表达了道人不再炫耀自己的炼丹技术,而是通过内丹修行来修养身心。这里也暗含了诗人对炼丹修行的向往,希望通过修行来摆脱官场的困扰。 “风雨连山松竹鸣,宦途牢落若为情”,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雨中的松竹鸣叫,暗示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和内心的困扰。而宦途牢落这样的词语,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最后两句“中宵嘹亮惊残梦,疑是云和重度声”,以深夜的钟声惊醒了诗人的梦境,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这里的钟声不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一种象征,代表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对古坛景象、道人生活、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表达,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妙庭观》是宋朝诗人祝铸的一首诗。对于其创作背景,目前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因为没有相关的历史记载或文献可以提供这方面的信息。诗歌的创作背景往往与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历史事件等因素有关,因此,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妙庭观》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宋朝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以及诗人祝铸的生平经历等。
上一首
《句》
相关诗词
  • 1
    [宋]
    飞桥翼翼傍云岑,田宅荒凉一迳深。
    想像吹笙凉彻夜,却疑风竹助遗音。
    不见当年鼎与坚,望中河汉路漫漫。
    人人自有飞升骨,平却心丹是内丹。
  • 2
    [宋]
    冲雨西来又雨归,出门重为此山悲。
    重重俗屋遮藏尽,无复新轩扁乞芝。
  • 3
    [宋]
    要识仙霞五色丹,须还苔琐旧灵坛。
    玉楼更疑群仙宿,移向长虹卧处安。
祝铸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