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莹上人院》

舍筏求香偈,因泉演妙音。
是明捐俗网,何独在山林。
缭绕藤轩密,逶迤竹径深。
为传同学志,兹宇可清心。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山林景象,表达了舍弃世俗纷扰,追寻内心清净的决心。整首诗气氛宁静,言辞优美,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 “舍筏求香偈,因泉演妙音”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寄托的过程。“舍筏”意味着放下世俗的束缚,“求香偈”则代表着追寻心灵的香气和禅意。“因泉演妙音”则以泉水为比喻,表达了诗人从自然中寻找灵感,演绎出美妙的音乐。 “是明捐俗网,何独在山林”这两句则明确表达了诗人抛弃世俗纷扰,向往山林的决心。这种决心并非仅仅因为山林的清幽环境,更是为了追寻内心的宁静和清明。 “缭绕藤轩密,逶迤竹径深”这两句则具体描绘了山林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缠绕的藤蔓和深邃的竹径,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山林的宁静和魅力。 “为传同学志,兹宇可清心”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志愿。他希望能够通过这首诗,传达给同样追求内心清净的人,让他们感受到这个地方的宁静和清新。 整首诗以追求内心清净为主线,通过对山林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禅意的向往。诗词优美,意境深远,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
创作背景
《题莹上人院》是唐代诗人寇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莹上人的禅院环境以及其静修生活。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佛教文化的兴盛:唐代是中国佛教文化最为兴盛的时期之一,很多文人雅士与僧侣交往密切,他们常常游览寺院,感受禅意,并以此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 2. 诗人对禅境的向往:寇埴本人可能对禅宗思想有兴趣,或向往禅境的宁静与超脱,因此游览莹上人的禅院时,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3. 朋友交往:寇埴与莹上人可能有一定的交情,此次游览禅院可能是出于友情交往,而诗歌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莹上人清静修行的赞美。 综上所述,《题莹上人院》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唐代佛教文化的兴盛、诗人对禅境的向往以及朋友交往等方面。
下一首
《句》
相关诗词
寇埴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