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山台招人,突兀城南隅。 我来有佳兴,不辞石磴纡。 步穷孤绝顶,局局万丈馀。 永怀旧刺史,儒冠此研书。 竟以印绶归,荣光烛乡闾。 世事几反覆,百年等须臾。 地闲芳草只,树暗怪禽呼。 空留好书名,永与此山俱。 |
|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登上台山,欣赏美景,感叹人生,表达对过去官员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的诗。 首段,诗人描述自己因为兴致高昂,不畏山路曲折,登上了台山。这里的“佳兴”和“石磴纡”形成对比,显示了诗人的豪情和坚韧。 二、三段,诗人继续向上攀登,到达山顶后,视野豁然开朗,万丈深渊尽收眼底。这里又提到了过去的官员,他们在此研读儒学,但最终因官职而离开,荣光照耀乡里。诗人感叹世事无常,百年如梦。 四、五段,诗人描述山中的静谧和幽暗,芳草、怪禽等自然景象映衬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寥。这里的好书名和山景相映成趣,但终究不能长留。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描绘了诗人登台山的所见所感,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世事的无奈。诗人通过对山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其内心的孤独和寂寥,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永恒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美文,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