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刺史」的诗词
  • 1
    [宋]

    《迎孙刺史

    昔日郎君今刺史,朱元依旧守朱门。
    今朝竹马诸童子,尽是当时竹马孙。
  • 2
    [唐]

    《三年为刺史二首》

    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
    唯向郡城中,题诗十余首。
    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 3
    [未知]

    《杨刺史语》

    宁食三斗蒜,不逢杨德幹。
  • 4
    [唐]

    《赠蜀州刺史

    再扶日月归行殿,却领山河镇梦刀。
    从此雄名压寰海,八溟争敢起波涛。
  • 5
    [元]

    《唐刺史

    冒天海国皆王土,万里明珠贡天府。
    一从官守失仁人,牛马驱除化豺虎。
    蛮衣有习黄巾帽,蛮旗无字题王号。
    九重天子矜蛮情,黄敕加官非赏盗。
    君不见溪蛮改过归大唐,世授刺史以为常。
    於乎,坐令白雉修职贡,可是于今无越裳。
  • 6
    [未知]

    《巴州薛刺史歌》

    日出而耕,日入而归。
    吏不到门,夜不掩扉。
    有孩有童,愿以名垂。
    何以字之,薛孙薛儿。
  • 7
    [宋]

    《吴刺史庙》

    城西有祠临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问之耆老此为谁,唐大历中吴刺史。
    刺史为民开陂湖,故迹犹传堰九里。
    年很小鼓报丰穰,决渠为雨润泽美。
    遗爱有桥名怀恩,姓名不载太史氏。
    昔汉吴公治第一,列传寂寂名无纪。
    刺史岂其苗裔欤,明州政亦河南比。
    堂上大书荆公诗,兰菊春秋百世祀。
    地志只称王长官,有功于民盖一揆。
    吾闻是邦多贤守,裴王...
  • 8
    [唐]

    《上归州刺史代通状》

    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
    而今再到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
  • 9
    [唐]

    《陈州刺史寄鹤》

    临风高视耸奇形,渡海冲天想尽经。
    因得羽仪来合浦,便无魂梦去华亭。
    春飞见境乘桴切,夜唳闻时醉枕醒。
    南守欲知多少重,抚毛千万唤丁丁。
  • 10
    [宋]

    《西江月·藉甚新除刺史

    藉甚新除刺史,归然鲁殿灵光。
    诏书催发棹讴忙。
    沙路从今稳上。
    有喜刊除戎索,无劳远抚闽疆。
    日高龙影转槐廊。
    想见清光注望。
  • 11
    [唐]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 12
    [唐]

    《送林刺史简言之漳州》

    江树欲含曛,清歌一送君。
    征骖辞荔浦,别袂暗松云。
    路狭横柯度,山深坠叶闻。
    明朝宿何处,未忍醉中分。
  • 13
    [宋]

    《淮甸城居寄任刺史

    扰扰非吾事,深居断俗情。
    石莎无雨瘦,秋竹共蝉清。
    剑在慵闲拂,诗难忆细评。
    寥然独搘枕,淮月上山城。
  • 14
    [明]

    《退食园亭效韦刺史

    崇朝署字罢,退食坐园庐。
    春草阶下歇,夏花树底疏。
    推窗玩幽鸟,汲水灌嘉蔬。
    即此为邦处,亦似北山居。
  • 15
    [唐]

    《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

    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
    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
    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
    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
  • 16
    [唐]

    《隰州新驿赠刺史

    贤侯新换古长亭,先定心机指顾成。
    高义尽招秦逐客,旷怀偏接鲁诸生。
    萍蓬到此销离恨,燕雀飞来带喜声。
    却笑昔贤交易极,一开东閤便垂名。
  • 17
    [宋]

    《吉州刺史蔡直之挽词二首》

    能事实伟甚,谦终犹罕闻。
    忘身宾出日,敛手避浮云。
    天欲消胡运,人谁靖楚氛。
    未刊千字诔,长掩一丘坟。
  • 18
    [宋]

    《吉州刺史蔡直之挽词二首》

    领合号亲贵,光宗始用儒。
    谅惟医国手,果验活人书。
    负郭可税驾,行田宜蹇驴。
    相看满川月,无计遣长须。
  • 19
    [唐]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

    亲宾相贺闻何如?
    服色恩光尽反初。
    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拆紫泥书。
    便留朱绂还铃阁,却着青袍侍玉除。
    无奈娇痴三岁女,绕腰啼哭觅金鱼。
  • 20
    [唐]

    《上归州刺史代通状二首》

    家在闽山西复西,其中岁岁有莺啼。
    如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
    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
    而今不在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
相关字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