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致功名上要途,忠嘉屡奉玉音俞。 持荷久侍甘泉橐,剖竹仍分刺史符。 抚字雅间閒燕寝,经纶先已定规模。 久虚左辖宁无谓,天子畴庸正用儒。 |
先生早矣袖薰弦,趁取南风入皛然。 燕称不妨辞阃幕,鱼枯应喜活民编。 万家吟赏知微月,千里依棲刺史天。 河汉定就历届黼黻,大宗宁许久藩宣。 |
十载频褰刺史帷,名卿风裁映绅緌。 庆门共仰联三凤,禁路咸嗟欠一夔。 神武衣冠终遂志,平泉花木总成诗。 伤心积翠楼前月,斜入栏干欲向谁。 |
人生七十为鬼邻,已觉风光属别人。 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谋泉石养闲身。 去年河北曾逢李,今日淮西又见陈。 寄语姑苏孙刺史,也须抖擞老精神。 |
扬州兵了约庐州,某向瓜洲某鹭洲。 直下南徐侯自管,皇亲刺史统千舟。 |
朔风撼木落,莫惊客店霜。 桂林雪片深,成都碧鸡坊。 西南幕中去,尚趣万里装。 今乘刺史车,何嫌驿路长。 |
钱塘刺史谩题诗,贫褊无恩懦少威。 春尽酒杯花影在,潮回画槛水声微,闲吟山际邀僧上,暮入林中看鹤归。 无术理人人自理,朝朝渐觉簿书稀。 |
王有岐夷德,千年貌亦存。 我怀三刺史,谁是后来孙。 |
宦途声称旧便蕃,朝列皆推比竝难。 受任已过唐刺史,结衔犹是汉郎官。 遥知万井嗟何暮,酷爱诸峰病亦看。 老大情怀更多感,相思重叠倚危栏。 |
老听笙歌亦解愁,醉中因遣合甘州。 行追赤岭千山外,坐想黄河一曲流。 日暮岂堪征妇怨,路傍能结旅人愁。 左绵刺史心先死,泪满朱弦催白头。 |
十月清霜尚未寒,雪英重叠已如抟。 还悲独咏东园里,老作南州刺史看。 北客见皆惊节气,郡僚痴欲望杯盘。 交亲罕至长安远,一醉如泥岂自欢。 |
陶诗虽瘠元非枯,确论近出眉山苏。 君诗不赠世作者,以暗投我如投珠。 鄙人摹写不成就,妄指画狗为於菟。 安得才似柳刺史,好辞玉佩鸣琼琚。 |
渥洼步数太阿姿,争遣王侯不奉知。 花作城池入官处,锦随刀尺少年时。 两衙断狱兼留客,三考论功合树碑。 须信隔帘看刺史,锦章朱绂已葳蕤。 |
无诸好,方面镇全闽。 千骑泛云归洞府,三山明玉外风尘。 依约是蓬瀛。 贤刺史,龙虎檀香名。 金花已传当日梦,锦衣聊慰故乡情。 和气万家春。 |
医国药万金,补衮线五色,谁令落江湖,刺史六百石。 众万沟壑濒,援手公一力。 平生富青州,关心岂官职。 |
壁间一轴烟萝子,盆里千枝锦被堆。 惯与先生为酒伴,不嫌刺史亦颜开。 纤纤入麦黄花乱,飒飒催诗白雨来。 闻道君家好井水,归轩乞得满瓶回。 |
新学轻馀子,忠怀策万言。 治安犹涕泣,师友故渊源。 日曳尚书履,风生刺史轓。 汉庭谁第一,殊未逊公孙。 |
敬亭与吾期,今日雨当止。 静扫峰头云,秀色粲如喜。 我惭无以酢,园径欣细履,夜来四檐声,添我北池水。 破圩久不补,积潦啮其址。 南人麦禾薄,稻垄鱼尾尾。 丰穰未敢望,疲饿何由起。 饱食但高眠,自惭称刺史。 |
城古似盘盂,荣分刺史符。 夏新看藕叶,夜久见蠙珠。 吏过朱方接,山从邵伯无。 文游遗迹在,民俗易相孚。 |
高情雅韵三峰守,主领清光管白云。 自笑亦曾为刺史,苏州肥腻不如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