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修得杂诗韵》

神龙卧深泽,不若抱瓮滋。
白日掞重阴,不如寸烛辉。
贤豪初未遇,但觉吾道非。
纷纷当涂子,权势众所归。
两生困蓬藋,屠贩建旌麾。
斯事自古然,今人安足悲。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世态炎凉、权贵当道的社会现象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守道义、不屈从于权势的品格。 首句“神龙卧深泽,不若抱瓮滋”以神龙与抱瓮者作比,表达了虽然有权势者位高权重,但不如普通劳动者实际生活得有意义。“白日掞重阴,不如寸烛辉”进一步表达了权势者在暗中操作,不如微小的烛光能够带来光明。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权贵与普通人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 中间几句“贤豪初未遇,但觉吾道非。纷纷当涂子,权势众所归。”描述了贤能之士往往初出茅庐,不被重视,反而感到自己的道路是错误的。而众多趋炎附势的人,却纷纷追逐权势。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社会现象的不公。 最后的“两生困蓬藋,屠贩建旌麾。斯事自古然,今人安足悲。”则以具体的例子,描述了普通人生活的困苦与权贵者的奢靡。诗人认为这种事情自古就有,不必为此悲伤。这既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也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深深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犀利,通过对神龙、抱瓮者、白日、寸烛等意象的运用,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深感慨。
创作背景
《次修得杂诗韵》是明朝文学家、政治家、学者方孝孺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方孝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方孝孺是明朝初期的重要人物,他师从宋濂,被朱元璋所重用,后来成为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臣。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自焚,方孝孺拒绝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最终被处死,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忠臣。 《次修得杂诗韵》的创作背景可能包括方孝孺对人生、忠诚、友情等主题的反思,以及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心路历程。诗歌通过浓郁的抒情和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与《次修得杂诗韵》相关的研究文献,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宋]
    形相犹吾庐,主者自有执。
    执乃所性存,不计年百十。
    庐则有坏时,似井废不汲。
    能原始要终,修短非缓急。
  • 2
    [宋]
    万分川流异,一本大化同。
    小闭即俱塞,大彻何不通。
    大人犹赤子,少成同老翁。
    今古任异世,不息将何穷。
  • 3
    [宋]
    百千始一年,漫分三百六。
    来信非有余,往屈讵不足。
    形有消犹水,德常久如玉。
    世间无神仙,但戒小结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