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万峰庵》

上到山巅晓色分,眼看残月待朝昕。
望迷四雇浑如海,立欲移时只是云。
隐隐楼台平地见,行行钟磬半天闻。
举头顿觉青霄近,我欲乘风谒帝君。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山巅景色,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对宇宙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上到山巅晓色分,眼看残月待朝昕。”描绘了诗人登上山巅,看到破晓的景色和即将落下的残月。这里诗人用“上到山巅”和“眼看残月”两个动作,勾勒出一幅寂静、肃穆的黎明图景。 颔联“望迷四雇浑如海,立欲移时只是云。”诗人向四周眺望,只见茫茫云海,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诗人立久了,感觉时间仿佛停滞,只有云在流动。这一联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 颈联“隐隐楼台平地见,行行钟磬半天闻。”描绘了远处的楼台和钟声、磬声在半空中回荡。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绘,使得整首诗的空间感更加立体,同时也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尾联“举头顿觉青霄近,我欲乘风谒帝君。”诗人抬头仰望,突然觉得青天近在咫尺,产生了乘风直上青天,去拜谒帝君的冲动。这一联通过对诗人内心感受的描绘,表现了人对宇宙无尽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山巅景色的生动描绘和诗人内心的深刻感受,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对宇宙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万峰庵》是宋朝诗人黄登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创作非常活跃。同时,黄登本人也可能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情感。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根据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上一首
《句》
相关诗词
  • 1
    [唐]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 2
    [宋]
    江城趁春游,爱寻郭外圃。
    烟花羃酒帘,风声飏商鼓。
    午风荡江面,兵船问沙浦。
    浦断官柳阴,絮雪待晴吐。
    野花媚游眼,红白开晴雨。
    谁怜荡子身,年馀滞江浒。
    徒羡庐山高,万峰青可数。
    朝晚挹烟霏,释尽客怀苦。
    兹辰快移步,突觉沈疴愈。
    树头叫归禽,流年如箭羽。
  • 3
    [宋]
    卷地惊风吹雨去,却看香雾轻浮。
    遥知清影遍南州。
    万峰横玉立,谁为此山留。
    邂逅一欢须共惜,年年长记今秋。
    平生江海恨飘流。
    元龙真老懒,无意卧高楼。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