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秋日杂咏》

孤村秋雨暗,万井暝烟迷。
邻杵时飘响,林鸦不住啼。
茅茨惭野老,灯火对山妻。
因笑病庄舄,空劳楚执珪。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乡村生活气息的诗歌,通过描绘孤寂的村庄、秋雨、暮烟、邻舍的捣衣声、林中的鸦啼,展现了秋天的乡村景象。同时,通过描述野老、山妻和病庄舄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孤村秋雨暗,万井暝烟迷。”描绘了秋天的乡村,孤寂的村庄在秋雨中显得更为暗淡,万家团圆的炊烟在暮色中迷茫。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孤村、秋雨、暝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颔联“邻杵时飘响,林鸦不住啼。”通过捣衣声和鸦啼声,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秋景。这里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通过声音的描述,衬托出乡村的宁静和寂寥。 颈联“茅茨惭野老,灯火对山妻。”描述了野老和山妻的生活场景,茅屋中的野老感到惭愧,灯火下的山妻独自守候。这里通过描绘人物的形象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尾联“因笑病庄舄,空劳楚执珪。”通过典故的运用,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病庄舄因为思念故乡而荒废公务,楚执珪虽然身居高位却感到空虚。这里通过典故的引申,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乡村景象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意象的运用、声音的衬托、人物形象的描绘和典故的引申,展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秋日杂咏》的创作背景与张正蒙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个人经历有关**。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可能受到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影响,以传统的诗歌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感。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到古诗文网站查询或请教语文老师。
相关诗词
  • 1
    [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2
    [唐]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 3
    [宋]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