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蝶恋花·去岁花前曾记有》

去岁花前曾记有。
坐醉嬉游,花下携纤手。
粉面与花相间斗。
星眸一转晴波留。


一见新花还感旧。
泪眼逢春,忍更看花柳。
春恨厌厌如永昼。
寂寞黄昏后。
作品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种对去年此时与情人同处美好情景的追忆,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伤之情。 “去岁花前曾记否。坐醉嬉游,花下携纤手。”这个开头用极其朴素的语言,引出了词人一段美好的回忆。词人在这里用“曾记否”这一问句领起全篇,给读者的思维活动一个自由的驰骋空间。接着,便展示了一幅美好的嬉戏图景:“坐醉嬉游,花下携纤手。”“坐醉”二字表现出一种沉醉、淋漓尽致的快意,暗含二人关系亲密无间、不拘形迹之意;“嬉游”则交代了二人关系的亲密,“花下携纤手”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不仅写了词人与女友嬉戏欢娱的情景,也暗示了他们之间感情至深、爱意无限。 “粉面与花相间斗。星眸一转晴波留。”这两句写女友的动人形象,词人只从女友的粉面与花相间斗的感官印象上轻轻一点,就勾勒出一个花美人更美的艺术形象;然后词人从旁观者的角度写女友的顾盼生姿,一个“转”字、一个“留”字,准确地表现了女友的神情举止,也暗含了词人自己的惊羡欣赏之情。 过片“一见新花还感旧。泪眼逢春,忍更看花柳。”点明了引发词人回忆的时间是“春”,原因是“见新花”。词人在这里用“还感旧”三字领起,引发读者对去年此时与情人同处美好情景的回忆。接着词人又用“泪眼逢春”四字,承上下,引出下文对春恨的描述。 “春恨厌厌如永昼。寂寞黄昏后。”这两句写词人对春恨的感受,词人用“厌厌”二字形容春恨,用“如永昼”三字形容春恨时间之长,用“寂寞黄昏后”五字形容春恨难遣之状,表达了词人因物是人非而产生的深沉哀怨和无尽伤感。 整首词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优美,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蝶恋花·去岁花前曾记有》的创作背景与王重的一个梦有关**。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重阳节前三夜,王重做了一个梦,梦中亡妻淡妆素服,执手哽咽,临别时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这个梦境对王重影响很大,他因此创作了这首《蝶恋花》。在词中,他用月亮的盈亏来比喻人生的聚散,表达对亡妻的怀念和悲痛之情。
相关诗词
  • 1
    [现代]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 2
    [宋]
    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
    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
    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
  • 3
    [宋]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