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读李英公传》

李密被诛犹不负,文皇顾命更何疑。
岂将当日奔亡后,比得他年富贵时。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咏史下》,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上李密和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人关系的理解与评价。 首句“李密被诛犹不负”,李密是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杰出人物,他曾一度追随杨玄感起兵反隋,但最终失败。李密在失败后,归顺了唐朝,但最终还是被诛杀。作者在此句中表达了对李密忠诚的赞扬,同时也暗示了李密命运的悲剧性。 “文皇顾命更何疑”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继承皇位后,对李密的评价和态度。李密在隋末起义中表现出色,是唐朝的重要对手,但李世民在继承皇位后,并未对李密采取过度的猜忌和防范,这体现了李世民的英明和开明。 “岂将当日奔亡后,比得他年富贵时”两句,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在隋末动荡的年代,许多人都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甚至背弃旧主。然而,历史的发展并不以个人的得失为转移,每个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命运。因此,不能简单地以个人的荣辱得失来衡量历史事件的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李密、杨广和李世民三人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对人性的理解。作者通过对李密的赞扬和对李世民的肯定,暗示了历史的发展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每个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命运。同时,作者也提醒人们不要简单地以个人的得失来衡量历史事件的价值,而应该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人性角度来理解历史。
相关诗词
  • 1
    [明]
    天地独长久,谓亦终销熔。
    朝菌同一尽,何必论乔松。
    谁云李太白,旷达擅高踪。
    有酒不自饮,乃劝义和龙。
    麻姑既霜鬓,谁能驻颜容。
  • 2
    [明]
    尝读李义山《无题》诗,爱其音调清婉,虽极其秾丽,然皆托于臣不忘君之意,而深惜乎才之不遇也。
    客窗风雨,读而悲之,为和五章。
    一瓣芙蕖是彩舟,棹歌离思两夷犹。
    风鬟雾鬓遥相忆,月户云窗许暂留。
    波冷绿尘罗袜晓,恨添红叶翠颦秋。
    双鸾镜里瑶台雪,任是无情也上头。
    ¤
  • 3
    [宋]
    閒笑唐明主,深怜李勣忠。
    如何一谄献,便使百年恫。
    武后兴唐乱,英公奋义戎。
    那知成祸者,祸惨亦归躬。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