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李英公传》 李密被诛犹不负,文皇顾命更何疑。

李密被诛犹不负,文皇顾命更何疑。

意思:李密被杀还是不负,文皇遗命还有什么疑问。

出自作者[宋]郑獬的《读李英公传》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咏史下》,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上李密和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人关系的理解与评价。 首句“李密被诛犹不负”,李密是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杰出人物,他曾一度追随杨玄感起兵反隋,但最终失败。李密在失败后,归顺了唐朝,但最终还是被诛杀。作者在此句中表达了对李密忠诚的赞扬,同时也暗示了李密命运的悲剧性。 “文皇顾命更何疑”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继承皇位后,对李密的评价和态度。李密在隋末起义中表现出色,是唐朝的重要对手,但李世民在继承皇位后,并未对李密采取过度的猜忌和防范,这体现了李世民的英明和开明。 “岂将当日奔亡后,比得他年富贵时”两句,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在隋末动荡的年代,许多人都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甚至背弃旧主。然而,历史的发展并不以个人的得失为转移,每个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命运。因此,不能简单地以个人的荣辱得失来衡量历史事件的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李密、杨广和李世民三人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对人性的理解。作者通过对李密的赞扬和对李世民的肯定,暗示了历史的发展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每个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命运。同时,作者也提醒人们不要简单地以个人的得失来衡量历史事件的价值,而应该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人性角度来理解历史。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李密被诛犹不负,文皇顾命更何疑。
岂将当日奔亡后,比得他年富贵时。
作者介绍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关键词解释

  • 文皇

    读音:wén huáng

    繁体字:文皇

    意思:
     1.指三国·魏文帝·曹丕。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文皇诔末,旨言自陈,其乖甚矣。”
     
     2.指唐·太宗·李世民。因太宗謚文武大圣皇

  • 顾命

    读音:gù mìng

    繁体字:顧命

    英语:imperial posthumous edit

    意思:(顾命,顾命)

     1.《书•顾命》:“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

  • 李密

    读音:lǐ mì

    词语解释

    ⒈  隋末瓦岗军首领。字玄邃,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613年参预杨玄感起兵反隋失败被捕,后逃脱。616年投奔瓦岗军,助翟让联合附近各支起义军。次年被推为全军之主,称魏公。后因大量起用隋朝降官降将,并杀害翟让,致部众离心。618年为王世充所败,入关降唐

  • 负文

    读音:fù wén

    繁体字:負文

    意思:(负文,负文)

     1.背负《洛书》。
      ▶《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孔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
      ▶明·海瑞《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