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漫赋》

篝灯读易听更残,微雨萧萧独闭关。
治世岂无谋可献,书生从古命多寒。
数茎须为忧时白,一点心犹报国丹。
未肯轩裳便尘土,此身翻恐误儒冠。
作品赏析
这首诗《篝灯读易听更残》是一首对诗人自身心境和理想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首联“篝灯读易听更残,微雨萧萧独闭关”,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微雨中关起门来研读《易经》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同时,“听更残”暗示了诗人在深夜读书时的孤独和寂静,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和自律。 颔联“治世岂无谋可献,书生从古命多寒”,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他并不否认自己有能力为国家出谋划策,但他也明白自古以来书生命运多舛,这让他感到无奈和悲愤。 颈联“数茎须为忧时白,一点心犹报国丹”,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忠诚和爱国之情。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他仍然坚守初心,不忘报效国家。这里用“须为忧时白”表达了诗人因忧国忧民而头发变白,用“心犹报国丹”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尾联“未肯轩裳便尘土,此身翻恐误儒冠”,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儒学的坚守。他拒绝为了名利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同时也担心自己的错误选择会耽误了自己的儒学生涯。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通过对自身心境和理想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的忠诚和爱国之情,以及对儒学的坚守,都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相关诗词
  • 1
    [宋]
    坠叶窥檐语。
    风帘薄,递来幽恨无数。
    牙签倦展,银缸细剔,悄然归旅。
    声传漏阁偏长,更奈向、潇潇乱雨。
    想近日,舞袖翻云,吟笺度雪谁顾。
    当时翠缕吹花,东城绣陌,双燕何许。
    香罗唾碧,睛纱印粉,甚缘重睹。
    蓝桥镇隔芳梦,念骑省、悲秋漫赋。
    待倚阑,或遇宾鸿,殷勤寄与。
  • 2
    [元]
    软红尘里,爱君家、缥缈半空楼倚。
    曲槛外,江南江北,两岸好山无际。
    日涌浮金,烟凝积翠,朝夕映窗几。
    抛书卧看,丘壑在人胸次。
    兴来把笔临池,浓涂淡抹,咫尺论千里。
    内一段精神聚处,甚诗人能拟。
    却笑米颠,结庵京,也便写图夸美。
    生绡半幅,漫赋新词同寄。
  • 3
    [元]
    软红尘里,爱君家、缥缈半空楼倚。
    曲槛外,江南江北,两岸好山无际。
    日涌浮金,烟凝积翠,朝夕映窗几。
    抛书卧看,丘壑在人胸次。
    兴来把笔临池,浓涂淡抹,咫尺论千里。
    内一段精神聚处,甚诗人能拟。
    却笑米颠,结庵京,也便写图夸美。
    生绡半幅,漫赋新词同寄。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