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感秋诗》

风动蘋起,云光在水。
荇藻有心,清我眸子。
白露在衣,秋心易微。
冠兮佩兮,君子当饥。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且含意深远的诗。诗中以自然景物作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风动蘋起,云光在水。”这两句诗描绘了风的吹动使水面上的浮萍随之起伏,云彩的光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形成了一个宁静而又动态的自然画卷。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也寓意着生活的动态与变化。 “荇藻有心,清我眸子。”荇藻有心,这个比喻十分独特,含有深意。作者通过荇藻比喻人有心,清澈透明,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心清透,能够洞察世事的向往。 “白露在衣,秋心易微。”白露落在衣上,秋天的心意变得微妙。这里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又传达出作者对季节更迭,时光流转的感慨。 “冠兮佩兮,君子当饥。”这四字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无论境遇如何,君子都应该保持节气,坚韧不拔。 整首诗通过观察自然,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同时以景物作为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时间、自然和道德的理解和感悟。其语言优美,意象生动,含义深远,使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感秋诗》是宋朝诗人许琮创作的一组诗歌,以其深刻的意境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围。对于其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历史记载并不丰富,但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以及宋代的文学环境来推测。 首先,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但也是万物凋零、气氛萧瑟的时期。这样的季节变化可能引起了诗人的深思和感慨,从而产生了创作《感秋诗》的动机。 其次,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诗词盛行的时代。诗人们常常借助自然景观,抒发内心的情感。许琮作为宋代的诗人,很可能受到了这种文化环境的影响,通过《感秋诗》来表达他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再者,许琮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境也可能对《感秋诗》的创作产生了影响。诗歌中可能蕴含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对时光的感慨等。 综上所述,《感秋诗》的创作背景可能包括了秋天的季节特点、宋代的文学环境以及许琮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境。
相关诗词
  • 1
    [唐]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 2
    [唐]
    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
    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 3
    [宋]
    楼前流水西江道。
    江头水落芙蓉老。
    画鼓叠凉波。
    凭栏颦翠娥。
    当年金马客。
    青鬓芦花色。
    把酒感秋蓬。
    骊歌半醉中。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