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和靖八梅》

当年曾见凤城头,入骨贪看兴未休。
小摘欲论千种恨,微吟还唤一番愁。
每嫌俗物薰心醉,长愿清馨满世留。
稼李倚风梨带雨,比方应合面骍羞。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当年曾见凤城头,入骨贪看兴未休》。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绘作者曾经在某个地方看到的美丽景象,并对此产生了深深的留恋和不舍的诗。 首句“当年曾见凤城头,入骨贪看兴未休”,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所见景象的深深迷恋。这里,“凤城”通常用来指代京城,而“贪看”则表达了作者对景象的痴迷和不舍。 “小摘欲论千种恨,微吟还唤一番愁”,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对景象的感受。小摘,微吟,都是作者与美景的互动方式,而欲论千种恨、唤一番愁,则表达了作者在与美景的互动中,既有欢乐,也有忧愁。 “每嫌俗物薰心醉,长愿清馨满世留”,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远离世俗烦扰的清馨生活的向往。每嫌俗物薰心醉,是作者对那些俗物的不屑一顾,表达了作者对高雅、清新的生活的追求。长愿清馨满世留,则是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希望这种清馨的生活能够流传于世。 “稼李倚风梨带雨”,这句描绘了景象的具体内容,即田野里的稼李在风中摇曳,梨树在雨中更显娇媚。这是一种清新、自然、宁静的景象,与作者的“贪看”相呼应。 “比方应合面骍羞”,这句可能是作者对上述景象的感受的进一步阐述,或者是对这种美好生活方式的赞美。这里的“面骍羞”可能是指古代祭祀时献上的牲畜或食品,代表了庄重、纯洁、美好的象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曾经在京城所见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清馨、自然、远离世俗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对景象的具体描绘和对生活的深情赞美,展现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相关诗词
  • 1
    [宋]
    小童教写桃符,道人还了常年例。
    神前灶下,祓除清净,献花酌水。
    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
    但吟诗写字,分数上面,略精进、尽足矣。
    饮量添教不醉。
    好时节、逢场作戏。
    驱傩爆竹,软饧酥豆,通宵不睡。
    四海皆兄弟,阿鹊也、同添一岁。
    愿家家户户,和和顺顺,乐升平世。
  • 2
    [宋]
    风卷霜浓,寒销冰谢。
    一年皎月惟今夜。
    桑弧蓬矢庆门阑,云旌羽盖连车马。
    命服新翻,恩波如泻。
    海沂致锦传声价。
    晓来和和气着梅梢,春随温诏看看下。
  • 3
    [宋]
    清彻性空水,圆明净智身。
    个中不洗体,直下了无尘。
    有成佛,有降神。
    有彼岸,有迷律。
    哆哆和和此其始,胶胶缀缀此其因。
    底时节,释迦文,恶水蓦头浇莫嗔。
    何须念彼观音力,自然还著於本人。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