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嫌俗物薰心醉,长愿清馨满世留。
意思:每嫌俗熏心喝醉了,长希望清芳香满世界留下。
出自作者[宋]胡铨的《和和靖八梅》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当年曾见凤城头,入骨贪看兴未休》。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绘作者曾经在某个地方看到的美丽景象,并对此产生了深深的留恋和不舍的诗。
首句“当年曾见凤城头,入骨贪看兴未休”,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所见景象的深深迷恋。这里,“凤城”通常用来指代京城,而“贪看”则表达了作者对景象的痴迷和不舍。
“小摘欲论千种恨,微吟还唤一番愁”,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对景象的感受。小摘,微吟,都是作者与美景的互动方式,而欲论千种恨、唤一番愁,则表达了作者在与美景的互动中,既有欢乐,也有忧愁。
“每嫌俗物薰心醉,长愿清馨满世留”,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远离世俗烦扰的清馨生活的向往。每嫌俗物薰心醉,是作者对那些俗物的不屑一顾,表达了作者对高雅、清新的生活的追求。长愿清馨满世留,则是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希望这种清馨的生活能够流传于世。
“稼李倚风梨带雨”,这句描绘了景象的具体内容,即田野里的稼李在风中摇曳,梨树在雨中更显娇媚。这是一种清新、自然、宁静的景象,与作者的“贪看”相呼应。
“比方应合面骍羞”,这句可能是作者对上述景象的感受的进一步阐述,或者是对这种美好生活方式的赞美。这里的“面骍羞”可能是指古代祭祀时献上的牲畜或食品,代表了庄重、纯洁、美好的象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曾经在京城所见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清馨、自然、远离世俗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对景象的具体描绘和对生活的深情赞美,展现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