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州里谁如此达尊,户庭深静最情敦。 不将尺牍通当路,却枉扁舟访杜门。 每见色温如有属,欲书心槐不能言。 从今若祭枌榆社,好配横塘两献樽。 |
|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不慕名利、不与官场同流合污的隐士的赞美。 首句“州里谁如此达尊,户庭深静最情敦”,通过描绘对方地位尊崇,庭院深深静谧,表现出其品性的淳厚。 “不将尺牍通当路,却枉扁舟访杜门。”这两句写出了隐士的高风亮节,他不屑于与权贵通过书信来往来,也不屑于通过舟船拜访权贵以求名利,而是选择在庭院深深中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每见色温如有属,欲书心槐不能言。”这两句描绘了隐士的温文尔雅,每当见到作者,他都像是有话要说,但实际上却无法开口。这进一步表现了隐士的高洁品性。 最后两句“从今若祭枌榆社,好配横塘两献樽。”表达了作者对这位隐士的敬仰之情,并希望在祭神时能和这位隐士一同献酒。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敬仰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官场名利的鄙夷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赞美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