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惭非苏子佩,聊置简书间。 尺牍予慵理,何劳汝汗颜。 |
| 诗酒平生兴,人琴毕竟空。 儒冠成晚岁,尺牍到诸公。 忽叹群无鹤,谁留目送鸿。 竹林家世事,清节见君同。 |
| 江湖飘泊二毛初,半世谋身智亦疏。 春意欲归彭泽柳,年华未尽茂陵书。 孤桐自觉非时调,尺牍谁能问客居。 须信人生身外事,落花残雨向春余。 |
| 人间白昼自繁华,别有玄心托赋家。 尺牍殷勤非盛览,衡门寂历少侯芭。 劳生晦朔观朝菌,隙地阴晴视昔耶。 何处更求岩壑隐,男儿襟气是烟霞。 ¤ |
| 尽日支颐听雨声,闲中惟得自知明。 朋来何敢烦公等,老去方惭负此名。 待欲短檠看少作,敢将尺牍论交情。 区区却望从容意,要莫令人一座倾。 |
| 烹鱼蒙尺牍,瘞鹤有残碑。 老去无他好,朝来惬所思。 幽怀增感激,妙处自倾欹。 喜剧还生叹,如今爱者谁。 |
| 州里谁如此达尊,户庭深静最情敦。 不将尺牍通当路,却枉扁舟访杜门。 每见色温如有属,欲书心槐不能言。 从今若祭枌榆社,好配横塘两献樽。 |
| 士有避世者,高居浙江源。 王室方横溃,斯人独孤骞。 抱琴倚衡门,清风拂朱弦。 举世莫能屈,乃独诣任延。 扫门为辱,尺牍情屡宣。 意义有相激,权位非所先。 周公下白屋,斯礼自古然。 区区功曹檄,何足致高贤。 ¤ |
| 写经谁复换群鹅,故旧其如死别何。 清泪潺潺流不尽,残星落落已无多。 天边尺牍催归凤,水上孤城隐去骡。 日暮不堪东面望,玉峰依旧碧嵯峨。 |
| 远怀不可道,历稔倦离忧。 洛下闻新雁,江南想暮秋。 澄清佐八使,纲纪案诸侯。 地识吴平久,才当晋用求。 时贤几殂谢,摛藻继风流。 更有西陵作,还成北固游。 归途限尺牍,王事在扁舟。 山色临湖尽,猿声入梦愁。 |
| 自我谢郎曹,朅来守吏局。 塌翼怀奋飞,低眉就羁束。 驱役遵旄丘,兴歌睇淇澳。 愧乏沂海谣,何以左明牧。 幸寡宣城辞,间可理尺牍。 升既等陵乔,沉亦悟陂复。 芳草合江程,清猿伫旋毂。 卫水日东流,因之鉴心曲。 |
| 五月扁舟忆过门,哀怜逐客为招魂。 开樽不惜清泉洁,挥汗相看白雨翻。 病起清言惊苦瘦,归休尺牍尚相存。 秋风洒涕松楸外,谈笑犹疑对竹轩。 |
| 史观郎闱得谢归,桓桓筋力未全衰。 园林笑傲笙歌拥,山水追寻几杖随。 尺牍百封虚有意,文章十帙更传谁。 余花自出藏春坞,一点青灯照繐帷。 |
| 浮亭孤坐夜灯红,一倍离忧百感同。 春草绿波频赋别,流年青镜暗惊蓬。 也知缨冕皆身外,久忆心知向酒中。 此意谩劳题尺牍,都门雪后有归鸿。 |
| 西北楼边路欲分,神皋不见见浮云。 晋邮尺牍波中断,洛客归心笛里闻。 丽赋有情伤桂魄,劳歌无节怨兰薰。 汉家续食催西上,忍逐江鸥狎旧群。 |
| 同侗稽首,董公道伟。 自远清论三岁。 渴德之怀,笔舌岂能尽意。 伏想迩来法候,愈冲和、燕居无滞。 予今则,处环墙养拙,毋劳齿记。 幸遇便风经过,把狂吟尺牍,通为一寄。 岁月堂堂归去,有如流水。 性命速宜了干,启虔诚、幸恕僭易。 山侗拜,董公道伟,及诸道契。 |
| 一时冠盖盛临川,直亮推公益友先。 淡泊朱丝初少味,萧疏翠竹久弥鲜。 崎岖处世曾何病,奔走成功亦偶然。 天理更疏终不失,雍雍今见子孙贤。 五月扁舟忆过门,哀怜逐客为招魂。 开樽不惜清泉洁,挥汗相看白雨翻。 病起清言惊苦瘦,归休尺牍尚相存。 秋风洒涕松楸外,谈笑犹疑对竹轩。 〈公家有竹轩,辄尝赋诗。 〉 |
|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 |
| ...东方领搢绅。 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 独步才超古,馀波德照邻。 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 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 庙堂 |
| 君不见锺繇学书夜不眠,以指画字衣皆穿。 当时尺牍来邺下,锦标玉轴争流传。 又不见鲁公得法屋漏雨,意象咄咄凌千古。 断碑零落翠苔封,直气英风犹可睹。 元常独步黄初际,清臣后出今无继。 风神迥处本天资,巧力亦自精勤至。 羡君好尚何高奇,寒窗弄笔手生胝。 向来失计堕尘网,锐气直欲摩云飞。 男儿舌在心何怍,却拟临池寻旧学。 要须笔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