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苏端明书乳泉赋后》

坡翁谪海上,人传已仙去。
道逢章子厚,遄复返尘路。
至言想世惊,独閟乳泉赋。
遥怜嵩山丘,千古不可驻。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坡翁(苏轼)被贬谪到海上的遭遇的同情和关切,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章子厚的遇到坡翁并使他返回尘世之路的欣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坡翁谪海上,人传已仙去。”描绘了坡翁被贬谪到海上的情景,以及人们传言他已经成仙离去的传闻。这里既表现了坡翁的困境,也展示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怀念。 接着,“道逢章子厚,遄复返尘路。”描述了坡翁在海上遇到章子厚,并因此得以返回尘世之路的情景。这里的“遄复”表达了坡翁得以快速返回的欣喜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章子厚出现的感激之情。 然后,“至言想世惊,独閟乳泉赋。”这两句表达了坡翁对章子厚的至理名言的惊叹,以及他独自在乳泉旁吟咏赋诗的场景。这里的“独閟”展现了坡翁的孤独,同时也突显了他的才华和诗情。 最后,“遥怜嵩山丘,千古不可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坡翁远离家乡的嵩山丘的遥远思念,以及时光流逝,历史长河中的一切都不可挽留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坡翁的被贬谪和遇到章子厚为主线,展现了诗人的关切和欣喜,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陈仁玉的《题苏端明书乳泉赋后》的创作背景与苏轼的《乳泉赋》有关。苏轼在黄州期间,游览了当地的乳泉,并写了《乳泉赋》。陈仁玉在阅读苏轼的这篇赋后,深受启发和感动,于是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苏轼文学才华的赞美和对乳泉美景的向往。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阅读诗词鉴赏类书籍。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