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立秋日》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
作品赏析
这首诗《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对时局的深深感慨的诗。它以一个普通的日子——新秋为切入点,通过描绘燕子惜别、柳树呈衰等自然景象,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哀愁和苦闷。 首句“平日本多恨”,直接点明作者长期以来一直生活在痛苦和怨恨之中,这恨可能来源于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或者是对于时局的无奈和忧虑。接下来的“新秋偏易悲”则以新秋为参照,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悲愁情绪。新秋,原本应该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但在这个对于作者来说却特别容易感到悲伤的季节,他的情感也如同秋天的天气一样,充满了哀愁和凄凉。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这两句通过对燕子和柳树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悲伤情绪。燕子的词句像是他们在哀叹离别,而柳树的意味则暗示着春光的消逝,这无疑加深了作者的愁苦之情。这两句诗以自然现象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使得诗歌的意象更加丰富和深刻。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这两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的无力感和对回家的期盼。他对于国家的事情似乎无法做出任何贡献,这让他感到无奈和沮丧。而回家的日期也尚未确定,这让他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 最后,“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这两句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痛苦在去年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现在再回想起来,那种苦涩的感觉更加强烈。这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也是对现在处境的无奈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深深的哀愁和痛苦。它不仅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
相关诗词
  • 1
    [宋]
    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
    卜居青墩。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
    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
    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拿舟晚。
    空见残荷满。
    今年何以报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 2
    [唐]
    嵩高云日明,潘岳赋初成。
    篱槿花无色,阶桐叶有声。
    绛纱垂簟净,白羽拂衣轻。
    鸿雁悲天远,龟鱼觉水清。
    别弦添楚思,牧马动边情。
    田雨农官问,林风苑吏惊。
    松篁终茂盛,蓬艾自衰荣。
    遥仰凭轩夕,惟应喜宋生。
  • 3
    [唐]
    秋宜何处看,试问白云官。
    暗入蝉鸣树,微侵蝶绕兰。
    向风凉稍动,近日暑犹残。
    九陌浮埃减,千峰爽气攒。
    换衣防竹暮,沈果讶泉寒。
    宫响传花杵,天清出露盘。
    高禽当侧弁,游鲔对凭栏。
    一奏招商曲,空令继唱难。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