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立秋日》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意思:平日本多遗憾,新秋偏易悲伤。

出自作者[唐]令狐楚的《立秋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对时局的深深感慨的诗。它以一个普通的日子——新秋为切入点,通过描绘燕子惜别、柳树呈衰等自然景象,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哀愁和苦闷。 首句“平日本多恨”,直接点明作者长期以来一直生活在痛苦和怨恨之中,这恨可能来源于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或者是对于时局的无奈和忧虑。接下来的“新秋偏易悲”则以新秋为参照,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悲愁情绪。新秋,原本应该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但在这个对于作者来说却特别容易感到悲伤的季节,他的情感也如同秋天的天气一样,充满了哀愁和凄凉。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这两句通过对燕子和柳树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悲伤情绪。燕子的词句像是他们在哀叹离别,而柳树的意味则暗示着春光的消逝,这无疑加深了作者的愁苦之情。这两句诗以自然现象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使得诗歌的意象更加丰富和深刻。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这两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的无力感和对回家的期盼。他对于国家的事情似乎无法做出任何贡献,这让他感到无奈和沮丧。而回家的日期也尚未确定,这让他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 最后,“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这两句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痛苦在去年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现在再回想起来,那种苦涩的感觉更加强烈。这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也是对现在处境的无奈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深深的哀愁和痛苦。它不仅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
作者介绍
令狐楚(766或768年—837年12月13日),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唐朝宰相、文学家。

令狐楚为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进士。唐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后为皇甫镈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出为华州刺史,拜河阳节度使。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宪宗去世,为山陵使,因亲吏赃污事贬衡州刺史。唐敬宗继位后,又重新提拔他为户部尚书、东都留守、天平军节度使、吏部尚书,累升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封彭阳郡公。后以山南西道节度使致仕。开成二年(837年)病逝,年七十二。追赠司空,谥号“文”。累赠太尉。

令狐楚才思俊丽,尤善四六骈文。他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其诗“宏毅阔远”,尤长于绝句。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又编有《元和御览诗》。

关键词解释

  • 平日

    读音:píng rì

    繁体字:平日

    短语:素日 平生 素常

    英语:(n) an ordinary day

    意思:平时;平常的日子(区别于特定的日子,如假日、节日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