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君老宵诗,一读三太息。 君方未第时,忧民真恳侧。 直笔诛县官,言言虹贯日。 县官怒共讪,移文加诮斥。 君笑答之书,搞辞如天直。 旁观争吐舌,此士勇无匹。 今君已得官,一饭必念国。 民为国本根,岂不思培植。 其如边事殷,赋役烦且亟。 虎营间二千,鸠工日数百。 硬土烧炽窑,高岗舆巨石。 山骨惨无青,特皮腥带赤。 羸者頳其肩,饥者菜其色。 憔悴动天愁,搬移惊地脉。 吏号鹰隼如,攫拏何顾惜。 交炭不论斤,每十必加一。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位诗人的赞美和对他为民请命的敬佩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这位诗人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他的刚毅、正直和勇气,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这位诗人诗歌的赞美,称他的诗让人一读三叹息。接着,诗人描绘了这位诗人在未第时的忧民形象,他直笔诛伐县官,言辞如虹贯日,展现了他的正直和勇气。县官愤怒嘲讽他,但他却笑对斥责,回信言辞恳切,此士的勇气无与伦比。 然后,诗人描述了这位诗人得官后的情况,他每餐必念国家,以民为本,思考如何培植国家根基。然而,边事繁忙,赋役繁重,百姓疲惫不堪,搬运巨石,烧炽硬土,使得山骨惨淡,土地腥红。诗人用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百姓的疾苦和国家的艰难。 接着,诗人抨击了吏治的严苛,官吏如鹰隼般狠抓百姓,不顾他们的死活。交炭不论斤数,每十必加一,这种不公行为令人愤怒。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的正义感和为民请命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不公现象的愤慨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