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术士姚有应自号通灵心神仙口》

一点灵虚镜样明,只须提掇要常醒。
微几才动先知吉,万象交森独测灵。
至寂静中能有感,遍酬应后却无形。
死灰枯木都非法,但读吾儒一字经。
作品赏析
这首诗《一点灵虚镜样明,只须提掇要常醒》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镜子为比喻,阐述了灵虚、常醒的重要性。诗人通过描绘微妙的感知和反应,强调了洞察力和预知能力的重要性。 首联“一点灵虚镜样明,只须提掇要常醒。”中的“一点灵虚”指的是一种内在的灵性或智慧,而“镜样明”则形容这种灵性如同明镜一般清晰明亮。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只有保持清醒和敏锐的感知,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而“只须提掇要常醒”则进一步强调了保持清醒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时刻警醒,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 颔联“微几才动先知吉,万象交森独测灵。”中的“微几才动”指的是细微的变化或征兆,“先知吉”则表达了预知未来的可能性。诗人通过这个描述,强调了洞察力和预知能力的重要性,即能够提前感知到事物的变化和趋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而“万象交森独测灵”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洞察力和预知能力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的重要性。 颈联“至寂静中能有感,遍酬应后却无形。”中的“至寂静中”指的是一种极端的安静和空灵的状态,“能有感”则表达了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人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而“遍酬应后却无形”则强调了这种感知和反应是无形的,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或影响。这进一步强调了保持清醒和敏锐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避免过度反应和情绪化。 尾联“死灰枯木都非法,但读吾儒一字经。”中的“死灰枯木”指的是一种枯竭、静止的状态,而“都非法”则表达了这种状态不是真正的存在或状态。诗人通过这个比喻,提醒我们要保持一颗清净的心,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而“但读吾儒一字经”则表达了通过阅读和学习儒家经典来提升自己的境界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保持清醒、敏锐感知、洞察力和预知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持一颗清净的心,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这些哲理对于我们的人生和修行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关诗词
  • 1
    [魏晋]
    尧任舜禹。
    当复何为。
    百兽率舞。
    凤凰来仪。
    得人则安。
    失人则危。
    唯贤知贤。
    人不易知。
    歌以咏言。
    诚不易移。
    鸣条之役。
    万举必全。
    明德通灵。
    降福自天。
  • 2
    [唐]
    周行独力出群伦,默默昏昏亘古存。
    无象无形潜造化,有门有户在乾坤。
    色非色际谁穷处,空不空中自得根。
    此道非从它外得,千言万语谩评论。
    通灵一颗正金丹,不在天涯地角安。
    讨论穷经深莫究,登山临水杳无看。
    光明暗寄希夷顶,赫赤高居混沌端。
    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圣弗为难。
    落魄红尘四十春,无为无事信天真。
    生涯只在乾坤鼎,活计惟凭日月轮。
    八卦气中潜至宝,五行光里隐元神。
    桑田改变依然在,永作人间出世人。
    独处乾坤万象中,从头历历运元功。
    纵横北斗心机大,
  • 3
    [唐]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