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湟川》

从来瑰异产天涯,土物人风分外嘉。
愿写湟川川上景,与君传入凤池夸。
作品赏析
这首诗歌充满了对异地风物的赞美和向往之情。首句“从来瑰异产天涯”,气势磅礴,一笔勾勒出天涯之地的奇异和特别,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心胸。诗人似乎对此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其特产和风情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欣赏。 次句“土物人风分外嘉”,进一步点明了此地的独特之处。诗人用“分外嘉”来形容土产物品和人情风俗,表现出了强烈的赞美和欣赏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末两句“愿写湟川川上景,与君传入凤池夸”,展现了诗人浓厚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追求。诗人希望能描绘出湟川的美景,与君共赏,甚至在凤池之上夸耀。这里的“凤池”一词,既寓意着高位,也象征着美好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他对此地美景的热爱和珍视,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天涯异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同时,诗人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创作背景
《湟川》是宋朝诗人陆节的诗,作品的创作背景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背景可以参考: 1. 时代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当时的重要文化表现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同时,宋朝也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战争、政治斗争等社会事件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地理背景:湟川位于中国青海省境内,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地理特色鲜明的地方。诗人可能在这里游览、生活或者工作,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有深入的了解和感受。 3. 个人背景:陆节本人的生平、经历和思想对《湟川》的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个人情感、对社会现实的看法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等,都在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综上所述,《湟川》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时代背景、地理背景和个人背景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相关诗词
  • 1
    [宋]
    翼然新榜高亭,翰林铁画燕公手。
    滁阳盛事,何人重继,湟川太守。
    太守谓谁,文章的派,醉翁贤胄。
    对千峰削翠,双溪注玉,端不减、琅琊秀。
    坐啸清香画戟,听丁丁、滴花晴漏。
    棠阴画寂,细赓赓客,竹枝杨柳。
    只恐明朝,绨封趣观,未容借冠。
    尽江山识赏,盐梅事业,焕青颤旧。
  • 2
    [明]
    桂水秋风高,扁舟过摐末。
    西来佳公子,袖拂湟川月。
    公子芳年狐白裘,抱琴来访丹山丘。
    云边举手笑相揖,凌云意气横清秋。
    高谈雅论倾四座,自言曾到燕山游。
    雪中射虎随飞将,原上呼鹰从列侯。
    酒酣驰向城南猎,腾身飞鞚轻一瞥。
    赤手获得千年狐,路人纵观夸勇捷。
    卿家严君谁得如,湘南昔日专城居。
    将门有将今复见,见此沧波明月珠。
    明珠白璧相照耀,知音更学丝桐妙。
    传得吴侬《子夜歌》,弹为楚客《阳春》调。
    尔有吴越思,言之使我迷。
    罢琴惆
  • 3
    [宋]
    亭名燕喜经品题,至今增重湟川地。
陆节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