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西塔》

杖策来寻塔庙仙,半程便到碧霄边。
三千民办浮尘外,百二山河在眼前。
推把孤标长插地,只消一柱可擎天。
夜阑籁静凭栏听,隐隐星河人扣舷。
作品赏析
这首诗《杖策来寻塔庙仙》是一首描绘诗人登山寻仙,欣赏美景,感慨人生,夜阑听星的诗篇。 首句“杖策来寻塔庙仙”中,“杖策”一词源自古代,意为用杖支撑身体,徒步行走。在这里,诗人用“杖策”一词,形象地表达了他登山寻仙的决心和毅力。而“塔庙仙”则是指山中的塔庙和仙人,暗示着诗人寻找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 “半程便到碧霄边”描绘了诗人登山的进程,虽然只走了“半程”,但已经到达了高处,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这句诗也暗示了人生追求的过程,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达到人生的高峰。 “三千民办浮尘外”和“百二山河在眼前”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川的感慨。三千和百二都是形容山川之广袤,山河壮丽,而“浮尘外”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 “推把孤标长插地,只消一柱可擎天。”这两句诗中,“孤标”可能是指山中的独特景色,也可能是指诗人的人格特质。诗人表示要将这种特质深深地植入大地,以一柱之力撑起天地。这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自信自立的精神风貌。 最后,“夜阑籁静凭栏听,隐隐星河人扣舷”描绘了夜晚山间静寂的景象,诗人凭栏远望,听到了星河的声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寻仙的过程,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自信自立的精神风貌和对生命的思考。
相关诗词
  • 1
    [唐]
    竟陵西塔寺,踪迹尚空虚。
    不独支公住,曾经陆羽居。
    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
    一汲清泠水,高风味有馀。
  • 2
    [宋]
    谁把袈裟筑半峰,倚云楼阁打天钟。
    东西塔上自分屿,风雨声中忽见龙。
    隔岸愁吹孤戌角,归鸦寒立夕阳松。
    旧时行殿成荒土,烟草萋萋暝色重。
  • 3
    [元]
    山椒敞禅扃,幽欣失微倦。
    密林稍深沉,新笋亦葱蒨。
    磴折迎空香,台虚得清啭。
    芸芸趋前尘,往往遗胜践。
    始知佛力宏,能使地灵见。
    市声俯一席,山色照三面。
    郡小览易穷,兴高赏难遍。
    微生谅何缘,周流散遐眷。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