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塔》 杖策来寻塔庙仙,半程便到碧霄边。

杖策来寻塔庙仙,半程便到碧霄边。

意思:拄着手杖来找仙塔庙,一半路程就到碧霄边。

出自作者[宋]胡仲弓的《西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杖策来寻塔庙仙》是一首描绘诗人登山寻仙,欣赏美景,感慨人生,夜阑听星的诗篇。 首句“杖策来寻塔庙仙”中,“杖策”一词源自古代,意为用杖支撑身体,徒步行走。在这里,诗人用“杖策”一词,形象地表达了他登山寻仙的决心和毅力。而“塔庙仙”则是指山中的塔庙和仙人,暗示着诗人寻找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 “半程便到碧霄边”描绘了诗人登山的进程,虽然只走了“半程”,但已经到达了高处,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这句诗也暗示了人生追求的过程,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达到人生的高峰。 “三千民办浮尘外”和“百二山河在眼前”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川的感慨。三千和百二都是形容山川之广袤,山河壮丽,而“浮尘外”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 “推把孤标长插地,只消一柱可擎天。”这两句诗中,“孤标”可能是指山中的独特景色,也可能是指诗人的人格特质。诗人表示要将这种特质深深地植入大地,以一柱之力撑起天地。这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自信自立的精神风貌。 最后,“夜阑籁静凭栏听,隐隐星河人扣舷”描绘了夜晚山间静寂的景象,诗人凭栏远望,听到了星河的声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寻仙的过程,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自信自立的精神风貌和对生命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杖策来寻塔庙仙,半程便到碧霄边。
三千民办浮尘外,百二山河在眼前。
推把孤标长插地,只消一柱可擎天。
夜阑籁静凭栏听,隐隐星河人扣舷。

关键词解释

  • 塔庙

    引用解释

    塔。亦泛指寺塔。《魏书·释老志》:“塔亦胡言,犹宗庙也,故世称塔庙。”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六:“塔庙:塔婆,或义译为庙。” 唐 杜甫 《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龙宫塔庙涌,浩劫浮云衞。”《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五年》:“自佛法入中国,塔庙之盛,未之

  • 碧霄

    读音:bì xiāo

    繁体字:碧霄

    英语:blue sky

    意思:亦作“碧宵”。
     青天。
      ▶唐·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六:“碧宵传凤吹,红旭在龙旗。”
      ▶宋·苏轼

  • 杖策

    读音:zhàng cè

    繁体字:杖策

    英语:to hold a whip in the hand

    意思:亦作“杖筴”。
     
     1.拄杖。
      ▶《庄子•让王》:“﹝大王亶父﹞因杖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