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夜闻谢太史诵李杜诗》

前歌《蜀道难》,后歌《逼仄行》。
商声激烈出破屋,林鸟夜起邻人惊。
我愁寂寞正欲眠,听此起坐心茫然。
高歌隔舍与相和,双泪迸落青灯前。
李供奉,杜拾遗,当时流落俱堪悲。
严公欲杀力士怒,白首江海长忧饥。
二子高才且如此,君今与我将何为?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感怀,是对李白、杜甫两位诗人遭遇的同情,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中描绘了蜀道艰难、夜宿惊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茫然,同时也对李供奉、杜拾遗的遭遇表示了深深的同情。 首先,诗中通过对商声、破屋、邻人惊鸟等自然和环境细节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蜀道之难,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表达了自己在听到这些事件时的内心世界,即孤独、茫然和无助。这种情感通过高歌相和、泪洒青灯等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提到的李供奉、杜拾遗是两位唐代著名诗人,他们的遭遇让诗人深感同情。李白曾受到唐玄宗的赏识,但后来却因得罪权贵而被迫离开朝廷,流落江湖;杜甫则因安史之乱而流离失所,生活困苦。这些历史事件让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最后,诗人对李供奉、杜甫的才华和遭遇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像他们这样的才华横溢的人?这个问题既是对当时社会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人才的关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1
    [唐]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七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
  • 2
    [清]
    少小学为文,韩苏有卓型,别裁及诗格,李杜真前旌。
    立言人所志。
    见道羌孰能,自读宋儒书,始知朱与程。
    诏我为学方,主敬与存诚,空言信何补,要道在躬行。
    矧兹继百王,君师任匪轻,衡门有遗贤,安能致诸廷?
    沟壑有饿殍,安能饱以羹?
    返己率多惭,佳文何足称。
    有时雨未降,披衣宵立庭,既霑或苦潦。
    踟蹰复望睛。
    黍高稻宜低,夏耘春勤耕,望杏杏未红,瞻蒲蒲已青。
    织妇虑寒心,农夫望岁情,茅簷艰苦状,仿佛常共赓。

  • 3
    [宋]
    勿学唐人李杜痴,作诗虽作古人诗。
    世传李杜文章伯,问著关雎恐不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