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方氏临清堂二首》

割取风烟归此堂,尘缨更好濯沧浪。
青山屋上下流水,永日翻书乐未央。
作品赏析
这首诗《割取风烟归此堂,尘缨更好濯沧浪。青山屋上下流水,永日翻书乐未央》是一首充满闲适、自然之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割取风烟归此堂”,表达了诗人对清新的自然风光的喜爱,希望将自然中的风和烟都收归自己的书堂之中。这里的“此堂”可以理解为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而“割取风烟”则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尘缨更好濯沧浪”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洗尽尘世的渴望,希望在自然中洗净心灵的纷扰。这里的“沧浪”象征着清澈的河水,而“濯”则表达了洗涤之意。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 “青山屋上下流水,永日翻书乐未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场景。青山、屋宇、流水,这些自然元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诗人则在屋内翻书阅读,享受着无尽的快乐。这里的“永日”表示漫长的白天,“乐未央”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喜悦。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充满了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不要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扰。 此外,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感到压力和疲惫,而这首诗所描绘的生活场景则提醒人们要学会放松身心,享受生活。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美好,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相关诗词
  • 1
    [宋]
    褭褭春幡,恰十日、又逢元夕。
    人正在、景清堂上,金樽娱客。
    蜡炬红摇花外竹,宝香清透边石。
    听儿童、父老说青原,东风国。
    平易政,人皆悦。
    真实念,天知得。
    想旌旗一路,又添春色。
    满眼变成金色界,举头身近琼楼月。
    问明年、何处著鳌山,蓬莱北。
  • 2
    [宋]
    大洞仙宫古有名,要观主宰立平生。
    挂琴堂上心尤逸,种菊池边景益清。
    巳喜襟期同我得,旋将契谊与君盟。
    丹泉肯入丹田去,愿受丹学大成。
  • 3
    [宋]
    远山终日自清辉,缥缈乔林野气微。
    秋菊已开陶令径,春风好舞老莱衣。
    溪头钓艇资闲兴,松下归禽伴息机。
    吟倚醉登堪自慰,不须怅望白云飞。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