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感秋》

试向疏林望,方知节候殊。
乱声千叶下,寒影一巢孤。
不蔽秋天雁,惊飞夜月乌。
霜风与春日,几度遣荣枯。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寂寥和生命的荣枯。 首联“试向疏林望,方知节候殊。”诗人通过“试望”的动作,引出对秋天特殊节候的感知,疏落的树林成为了秋天独特的风景。 颔联“乱声千叶下,寒影一巢孤。”千叶飘落的乱声,孤独的鸟巢,描绘出秋天的寂寥,寒意渐浓,一片萧瑟。 颈联“不蔽秋天雁,惊飞夜月乌。”不蔽秋天的雁,惊飞夜月的乌鸦,进一步加深了秋天的氛围,也展现了生命的荣枯。 尾联“霜风与春日,几度遣荣枯。”霜风和春日的交替,几度让万物繁荣又枯萎,这是对生命荣枯的深深感慨,也是对生命循环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寂寥和生命的荣枯,引发人们对生命和时光的深思。诗人以疏林、落叶、寒影、孤巢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秋景图,营造了寂静、冷清的氛围。同时,通过雁和乌鸦的动态描绘,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在诗的最后,诗人以霜风和春日的交替,表达了生命的荣枯和时光的流转,使诗的意境更为深远。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姚伦的《感秋》一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的社会环境和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但也是一个充满战乱、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的时代。诗人姚伦生活在这个时代,可能对社会的现状和自己的境遇有所感慨,因此创作了这首《感秋》。 同时,诗人的个人经历也可能对《感秋》的创作产生影响。姚伦一生坎坷,可能经历过一些悲欢离合、荣辱兴衰的事情,这些经历可能使他对秋天这个季节产生某种特殊的感情,因此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总之,姚伦的《感秋》是在唐代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共同作用下创作出来的,通过诗歌来表达诗人对秋天和社会的感受和思考。
相关诗词
  • 1
    [唐]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 2
    [唐]
    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
    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 3
    [宋]
    楼前流水西江道。
    江头水落芙蓉老。
    画鼓叠凉波。
    凭栏颦翠娥。
    当年金马客。
    青鬓芦花色。
    把酒感秋蓬。
    骊歌半醉中。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