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旱》

一雨连三月,当秋乃亢晴。
不知老天意,何忍悮民生。
川竭无云起,山凉有月明。
忧时心欲折,空听海鱓声。
作品赏析
这首诗《一雨连三月,当秋乃亢晴》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天气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对时局的忧虑。 首联“一雨连三月,当秋乃亢晴。不知老天意,何忍悮民生。”描绘了雨连三月的景象,暗示了长时间的干旱,直到秋天才下了一场不寻常的晴天。诗人用“一雨”来形容这场雨,给人一种清新、滋润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场雨的期待和喜悦。而“当秋乃亢晴”则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惊讶和不解,为什么在应该下雨的时候却出现了晴天?这里也暗示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如旱灾频发,而政府却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灾情,导致百姓生活艰难。 颔联“不知老天意,何忍悮民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老天的不满和无奈,他希望老天能够理解百姓的苦难,能够下更多的雨,缓解旱情。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同情。 颈联“川竭无云起,山凉有月明。”描绘了雨后的景象,河水干涸,天空中没有云彩,山间凉风习习,明月高悬。这里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雨后清新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这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恶劣,人们生活在一种缺乏雨水的环境中,生活艰难。 尾联“忧时心欲折,空听海鱓声。”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无奈。他听到海鱓的声音,感受到它的悲凉和无奈。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无助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天气变化和百姓生活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关切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人的语言朴素而真挚,情感深沉而感人。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如旱灾频发、政府无能等,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相关诗词
  • 1
    [明]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 2
    [宋]
    夺官分所甘,年来禄又绝。
    天公尚怜人,岁赍禾与麦。
    经冬雪屡下,根须连地脉。
    庖厨望饼饵,瓮盎思曲糵。
    一春百日旱,田作龟板拆。
    老农泪欲堕,无麦真无食。
    朱明候才兆,风雷起通夕。
    田中有人至,膏润已逾尺。
    继来不违愿,饱食真可必。
    民生亦何幸,天意每相恤。
    我幸又已多,锄耒坐不执。
    同尔乐丰穰,异尔苦税役。
    时闻吏号呼,手把县符赤。
    岁赋行自办,横敛何时毕。
  • 3
    [宋]
    历时书不雨,此法存春秋。
    我请诛旱魃,天公信闻不。
    魃去未出门,油云裹嵩丘。
    蒙蒙三日雨,入土如膏流。
    二麦返生意,百草萌芽抽。
    农夫但相贺,漫不知其由。
    魃来有巢穴,遗卵遍九州。
    一扫不能尽,余孽未遽休。
    安得风雨师,速遣雷霆搜。
    众魃诚已去,秋成傥无忧。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